今天卡尔和穆勒是一起开车上班的。
目睹他们一起进停车场, 连门卫都面露古怪。在电梯中清洁工也偷偷抬头看他们。人才刚到更衣室,衣服还没来得及脱呢,赫内斯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让卡尔来行政大楼,到他办公室见他, 现在立刻马上。
卡尔说我们没吵架, 新闻是假的,人就在我旁边呢,和我一起来上班的。
赫内斯说那就你们一起来。
之前那么多乱哄哄的事, 一会儿球队在晚饭桌上吵架了卡尔不仅不劝还推波助澜,一会儿卡尔扔了不得了的话差点差点引起普法战争2017版,一会儿市场部开了什么直播老仁们全跑出来了……他都没把他单独叫办公室, 但这一会儿听说, 他都和穆勒在路边闹起来?
有一句话是小儿子大孙子, 老人家的命根子。这话虽然充满了封建意味, 但拜仁因为两个老头一执政就是几十年,正好是个有点微妙封建大家庭感觉的地方,所以依然是适用的。
拜仁青训出身的球员不少,但能在一线队待上超过两年还拿到位置的很少。
能拿到位置、还踢出名堂的, 也就85-90年生的这几个。
拉姆本来还行, 可从斯图加特龙场悟道两年回来后就不像个纯真小宝了,仿佛那种出去读了大学后回来就翅膀硬了的大儿子,过几年都敢直接朝贝肯鲍尔开火了, 还把贝皇真的喷得在家掉老珍珠还不了手, 那不是一般的可怕。
退役后拉姆也是直说不愿意回拜仁上班,而且点名了原因就是不要给俩老头当傀儡人打下手,然后直奔DFB去了。
他那个发展顾问的挂职都是挂在斯图加特身上。真是两年租借旅, 一生斯图情。
赫内斯表现得很大度,一方面是假装自己根本不需要拉姆这么野心勃勃的小子现在就来分权夺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是有点忌惮拉姆的,这家伙不管绝对能力在哪,相对能力反正比周围人高到不知哪里去。
他怕将来拉姆上位了不给他养老也就算了,别再给他找麻烦,像拿捏贝肯鲍尔一样拿捏他。
施魏因施泰格就一直都很完美了。他不像拉姆租借过,一天都没离开过家,一直在拜仁待着,从坐替补席开始就是赫内斯放手边盘的,真是正儿八经地亲手带大。施魏因施泰格的性格也好,小时候调皮,青年调皮,中年还调皮,但脑子聪明,从来不选错边、站错队,做人也宽宏,对队长位不争不抢,德拜队长位他都让给拉姆和卡尔了,极大地促进了团队安定。
巴西世界杯夺冠后,在那么狂欢混乱的情况下,施魏因施泰格不忘拉住卡尔——他在和波多尔斯基等人一起接受采访,他想到了赫内斯,他要感激赫内斯,他要让卡尔一同出镜。
赫内斯当时还在监狱服刑,狱卒向上级申请了希望可以特批和赫内斯看电视,他不想错过一生可能就一次的国家队进世界杯决赛的直播,但领导无情拒绝了。
于是在举国欢庆的时刻,他只能和狱卒隔着玻璃与栏杆面面相觑、激动不安,紧张到近乎手脚发麻,还在无知无觉地等待结果来临。
九十分钟,没有。
一百二十分钟,还是没有。
一定是踢点球大战了,赫内斯想。他的心脏狠狠沉下去,恐惧德国队用最悲惨的方式丢掉世界杯冠军。
在这样的时刻,他的脑子里没有金钱、权力这一类事情了,他只在描摹和幻想施魏因施泰格、卡尔、拉姆和别的拜仁球员,那些曾经出现在他生命中的球员在场上的样子,不可自控地想到他们年轻时的样子,想到十八岁的施魏因施泰格坐在他身边都敢傻乎乎多动症发作扭来扭去说小话、试图逗他。
施魏因施泰格第一次被派上场时赫内斯终于忍不住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让他加油,对方神采飞扬地回头看他,比划大拇指表示他一定能行,比赛结束后真像一头重量级小猪一样往他身上一挂,大声说主席我没让你失望吧?
赫内斯嫌弃地讲你离巴拉克差了三条街的水平。
施魏因施泰格嘻嘻哈哈地说,我不信,你肯定很满意,我看出来了!
他就也忍不住发笑,再踹他一脚:“给你得意上天了!”
手却忍不住掏口袋,有多少零钱全拿给他去,根本控制不住奖励的心。
十七岁的卡尔怕冷,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就把手往衣袖里缩,缩得赫内斯心烦,扭头骂替补席上球员不盖毯子是想冻出风湿病啊,看卡尔喜不自胜地赶紧把自己厚厚裹起来了,又忍不住想笑。
他甚至还记得卡尔第一次丢球,克洛泽进的,总是很会装小大人的家伙终于装不下去了,中场不知哭成了什么样,眼圈鼻子下巴全是红的,还以为人家看不出来,假装很镇定地又在场上加油了。
他对他们的记忆,比他自己的孩子都清晰得多。可一眨眼的功夫,扭头调皮笑的施魏因施泰格满头白发都长出来了,胶原蛋白也从脸上流走;忙不迭把自己裹成毛毯小粽子的小卡尔高大地站上球场,蹙着眉戴好袖标,在场上顶着汗顶着血顶着草屑,风里,雾里,雨里,雪里,盛夏烈阳里,一场又一场。
就在这样的时刻,施魏因施泰格和卡尔和他视频连线了。
他们是冠军,在全国狂欢,全世界都忘了他的情况下,两个现在被世界瞩目的冠军,他一手栽培的小孩没忘了他,他们感谢主席,说如果没有他的话,就不会有拜仁,不会有他们,不会有这个冠军。施魏因施泰格脸上带着伤,笑着祝他今天也快乐。
人就是这样,身居高位时的花团锦簇只是舒服快活,但并不一定动人。冰冷牢房里接到的一通电话,让赫内斯从狭窄的小床板上一下子坐了起来,而后捂着脸,泣不成声。
直到现在,施魏因施泰格都是赫内斯心中绝对的掌上明猪。前两年他在拜仁逐渐开始打不了首发,就铁了心想去曼联完成儿魔梦,本来就职业生涯末期了,能卖出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的身价都是世界杯冠军身份的加持,拜仁却连这一千五百万英镑都没用,仅收了曼联652万英镑,折合900万欧元,把他送到了曼联。
拜仁愿意自降转会费,就是为了让施魏因施泰格能在曼联拿高工资。
结果他在曼联的生涯不顺利,第一个赛季表现不好,赫内斯三天两头隔岸和英国媒体互骂,天不好地不好老特拉福德的顶棚不好,反正不许说猪不好。第二个赛季范加尔走了,穆里尼奥来了,对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俱乐部和主帅都很想把他清理掉。
欧洲杯结束后他悠哉放完假归队,这懒散态度让穆里尼奥更烦了,直接拿出了硬手段,把他下放到预备队去。
对于一个虽然没踢满比赛,但还是刚拿了欧洲杯冠军的巨星球员来说,这肯定是有点侮辱意味的。但这时候解除掉合同,他也没有下家好去,整一个尬住了,也只好还是在曼联继续加油。过了三个多月,才用自己的良好表现换来了“保释”机会,终于化身施魏因的救赎,从预备队劳改释放,回到一线队了。
但也就是进个18人大名单,踢首发是遥遥无期。
这给赫内斯心疼的,他刚从监狱里出来,一边忙着和鲁梅尼格斗,想收复江山,一边不忘天天起来检查曼彻斯特新闻,大骂曼联简像对待麻风病人一样对待小猪,他被你们害得都快得抑郁症原地退役了!然后又不断宣称小猪就应该美美放假养身体,在曼联拿足合同规定的最后一天钱,看看谁耗得过谁。
饶是英国媒体,都被赫内斯这种“太子爹”的疯劲给骂怕了,最后曼联情愿倒贴钱买断施魏因施泰格的合同,不敢再折腾这种娘家声量太大的主,终于在今夏好好把人送走了。
他今年转去芝加哥火焰过职业生涯最后一站,赫内斯就打起精神,说自己一定要再坚持三年。
他要替施魏因施泰格在安联办完盛大的退役赛才能安心退休。
赫内斯对卡尔的爱,就介于拉姆和施魏因施泰格中间。对方也是从没租借过一天,他亲自养的,品性更像前两个的优点集合体。
他在内心深处不断想过,卡尔是三个人最完美的一个,他想象不出一个更完美的拜仁球员了。卡尔的背景是纯粹的拜仁红,他的人生没有一天被别的俱乐部污染过,他像施魏因施泰格一样忠诚善良,但比他理性。他像拉姆一样敏锐聪明,富有领导力,但又比拉姆更温柔忠心。
但正因为卡尔是完美的,他和卡尔的关系反而是最不完美的。
他能感到卡尔在渐渐远离他,远离他们——他几乎不愿意在私生活里去主席们家中做客了,原本他几乎像家庭中一员的。
赫内斯对卡尔的偏爱、托举、庇护,不留余力;对他的差遣、利用、控制,也毫不留情。
在施魏因施泰格与卡尔之后,他感觉自己很难再与另一个球员有这么深的情感关系了,因为自从范加尔入队,拒绝他坐在替补席上干涉比赛开始,他也没再回到场边过。所有后来的球员都像是保姆带大的,他对他们没感情。
其实穆勒这个年纪,和卡尔就差了一岁多,应当也很受喜欢才对,但赫内斯更看好的是比他年纪小还早进队的克罗斯,心心念念想着没准这是卡尔二代,相比之下穆勒能光速踢出来都是让他有点意外的。
结果克罗斯和卡尔只能说天赋是一个量级的,性格却南辕北辙,12年欧冠后拒绝背锅,和拉不下脸的球队上下都开始离心离德,鲁梅尼格又趁着他蹲监狱的功夫,直接把他勉强算得上大孙子的这一个廉价发卖给皇马了。
赫内斯一想起来就:已黑化.jpg
他对穆勒的感情不上不下,喜欢肯定是喜欢的,但人的感情是有限的,这辈子,他也不可能像爱猪卡一样爱穆勒了。现在把两个人一起喊了过来,他更在乎的其实也还是卡尔在想什么。穆勒同来,更多是照顾他的脸面和感情,彰显出他也是拜仁大家庭中最核心一份之一,赫内斯和卡尔说话不会隔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