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林樾点头, “有的,咸口的粽子有很多口味,比如鲜肉、火腿、咸蛋黄, 还有菌菇,都很好吃, 只是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沈凌之眼一下亮了,“肉怎么做都好吃, 我肯定吃得惯, 咱们快做吧。”

宋寻春也没有扫兴, 接话道:“可惜家里没有鲜肉了,倒是有火腿和去年晒的干菌菇, 那肉馅的就做这两个口味。”

林樾笑着应了, 又接着道:“那甜口的就做蜜枣馅和豆沙馅, 加上白粽, 现在泡黄米来不及了,今年就先做糯米的, 明年咱们再做几个黄米的, 那个滋味也好。”

糯米和芦苇叶、箬竹叶都是早上一起床就浸泡上的, 把糯米分成几份, 火腿和菌菇分别清洗干净后切丁调味后倒进其中一份糯米里拌匀,再熬豆沙和蜜枣,馅料就备齐了。

虽说要包的粽子比较多,但现在时候还早, 所以宋寻春没有和林樾哥俩儿一起包粽子,而是去院子里拿了竹筐上山去了,家里的柴火虽然还有不少,但忙起来就顾不上了, 现在得空得多背一些回来预备着。

林樾和沈凌之这些日子熟了不少,俨然已经是无话不谈的密友了,此时一起包粽子也是乐陶陶的,青翠的粽叶折叠后填充进满满的糯米和馅料,怕窜味儿,林樾上锅蒸的时候特意分开蒸的,随着水汽的升腾,粽子的味道开始散发,一锅清香甜蜜,一锅咸香诱人,勾得人食指大动。

虽说明日才是端午,但没有人能抵挡刚出锅的粽子的魅力,所以晚饭林樾就只煮了一锅杂粮粥,一碟腌黄瓜和咸菜,今晚沈家人就吃上了粽子。

肉香浓郁的火腿粽赢得了一致好评,尤其沈正初格外喜欢,见他们做得多,还提议送一些给沈奶奶。

宋寻春一拍脑门,懊恼道:“差点儿把娘给忘了,是该送一些过去,咱们吃过饭就去。”

沈正初摇摇头,“咱们之前也没在端午的时候去过,是我突然想起来,等会儿咱们一起去。”

其他人也没有意见,只是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沈家二老虽然是和老大住一起,但平时并不在一个屋里吃饭,林樾也就按照交代只准备了老两口的,糯米吃多了不克化,不好多吃。

父子是有孝道压着,至于兄弟没那么多讲究,沈正初也不愿意和他多接触。

沈德初正在院子里纳凉,见老二一家上门,不咸不淡道:“今儿吹的哪阵风?你们来作甚?”

“来看娘的,还有爹。”沈正初接了话,目不斜视地进了沈家二老的屋子。

刘氏正在洗碗,见他们来了也有些惊讶,“怎么这么晚过来?”

沈正初有些含蓄,以往都是让宋寻春回话,或是让两个孩子,今天也一样退到了后面。

林樾本来没想着接话,但发现他们都看着自己,估计是想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就上前一步帮沈奶奶洗碗,然后道:“明儿就是端午,我们做了些粽子,送来给奶奶尝尝。”

刘氏嗔怪道:“我什么都不缺,你们留着自己吃。”

林樾乖巧道:“家里还有,送的也不多,就是给奶奶尝尝味道,您吃着好我们也高兴。”

说完看了一眼沈正初,故作低声道:“爹爹惦记着您呢,您就当是孝心收下就是。”

刘氏也跟着看过去,看着自家老二的神情,不由笑了出来,“好好好,你们都孝顺,奶奶收着,明儿就尝尝。”

一旁沈平见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瞪了一眼就出去了,可惜屋里的人都没有在意,林樾还说起了俏皮话,把刘氏哄得高高兴兴的。

直到夜幕降临,天色昏暗,沈家一行人才回到家,端午私塾并不放假,沈淮之还要继续去上学,洗漱后就回屋了,林樾把明天要带的粽子装好也跟着回屋了。

翌日一早,林樾就跟着沈淮之一起回了榆水村,两人出发得早,还没到沈淮之读书的时间,便一起去了林家。

端午节对村里人来说并不算什么重大的节日,以往林樾在家的时候还有心情折腾,今年林樾不在,林家便没打算过,早早起床准备下地,林杨开门的时候差点和林樾撞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