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之虽然还没当家, 但也是知道柴米油盐贵的,十岁那年他没能去成学堂,就是因为他爹娘手里没钱, 后来他去读书,一大家子人省吃俭用, 把他的束脩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攒出来,成婚后, 林樾也是每天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如此种种, 都是因为家里不宽裕,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银钱有多重要。
刘掌柜已经和沈淮之合作好些年了, 还算清楚他的性子, 但这么直白的谈起银钱, 说要涨价还是第一次, 以前两人议价的时候都不是这么直来直去的,总要东拉西扯说上一通才会把话题转到银钱上。
虽然一时想不通, 但沈淮之答应总是好事儿, 刘掌柜也没再纠结, 当即答应道:“沈秀才您放心, 这价钱自然是不一样的。”
“不瞒您说,自从您中了秀才的消息传出来,镇上的刘老爷就坐不住了,第二天他就带着管家上门来了, 说是贸然上您家打扰不太好,托我给您传个话儿,问你还接不接这抄书的伙计,他同样是要一套四书, 价钱能开到十八两银子。”
说到这儿刘掌柜突然压低了声音,探出头朝街上看了一眼才接着道:“您也知道,咱们镇上出了名的富户一共就杨,王,刘三家,其中杨老爷和王老爷都找您抄过书,尤其是王老爷,那还是您中秀才期间抄的,他们三家那是争惯了的,刘老爷这回肯出高价也有这个原因,但甭管是什么原因,银钱拿到手才是正事儿,您看可是这个理儿。”
刘掌柜原本也是没想答应刘老爷的,但无奈刘老爷给的银钱实在太多了,再者他也姓刘,和那刘老爷祖上说不定是一家,所以他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要是沈淮之实在不接,大不了到时候他把收的银钱全退回去也就是了。
沈淮之说涨价的时候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无非是能接到的活计少了,甚至是再也接不到了,毕竟镇上抄书的不止他一个,秀才也不止他一个,没想到峰回路转,这么快就接到了新的活计。
在他考中秀才前,抄一套四书不过十三两银子,这回足足多了五两,沈淮之一丝犹豫也无,当即就点头了:“多谢刘掌柜,这活计我接下了,只不知是哪天交稿?”
刘掌柜摆摆手笑道;“这个不急,人家刘老爷特意交代了,让您慢慢抄,只一定要抄的比给王老爷家抄的那套认真,明年夏至前后交稿就成。”
将近七个月,时间上确实十分充裕,沈淮之也没别的问题了,接过刘掌柜递过来的纸就准备离开。
刚往前走了一步就被刘掌柜叫住了,“沈秀才请留步,刘老爷还给了五两银子的定金,刚才忙糊涂了,差点儿忘记给您。”
这完全是意外之喜了,沈淮之拎着书箱进来,揣着银子出去,足足二十两银子,这回林樾和他爹娘总算不用再为翻修屋顶的事儿担心了,这二十两银子再加上之前收的束脩十八两,莫说只是翻修房顶,便是重新盖一间房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