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别有天 书墨温酒 3100 字 1个月前

狄修然方才有意让他们看到他身上的孝服,后用家人罹难博取同情,又以城中百姓苦楚做挡箭牌,将所有祸事引到敬王头上,最后再以退为进地认错,完满利用了人心的悯恤,将自己从造反一事中摘了出去,生怕朝廷会追责于他。

可在察觉闾州有异后,叶隐便让遮月楼暗查过此地,怎会不知闾州城中百姓起义就是狄修然在背后煽风点火?

是狄修然在引导百姓,让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朝廷在强权威逼灾民用壮丁换救命粮草,大骂此乃非人之举,并号召城中所有人将敬王谢承昶视为真正的明君,鼓动城中壮丁加入叛军队伍,并声称这是在乱世中为自己和家人搏一条生路。

狄修然身为朝廷命官,却听信谗慝,煽动百姓,蓄谋造反,临到朝廷调查讯问,就开始闪烁其词,妄想以人情关系逃避责任。

朝纲法制会因一个人遭受的境遇而改变,却绝不是他用来逃避责任的理由。

被刑部侍郎一直这么盯着,狄修然不安得心里头直打鼓,缩着脖子不敢说话,疑心自己是不是被看穿了什么。

叶隐轻呵了一声,抬眸环视着满城的灾破,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饥荒和瘟疫,等事态平息再谈其他。”

他说着,幽然瞥了狄修然一眼,话语满是冷待地说道:“狄知州,你最好趁着这段时间再好好斟酌,该如何与朝廷交代。”

狄修然倒吸了一口凉气,慌乱地目光飘忽,分明是寒天,他却出了一身的冷汗。

眼见如此,郑德也隐约明白了什么,拂袖背过身去,忿忿地收起自己的怜悯之心。

叶隐无奈地摇了摇头,明白郑德是性格使然,他待人接物过于良善,贯来以和为贵,这般品质的确难得,但也十分好骗。

但叶隐并不打算挑明,而是将注意放在了远处小心翼翼伸头窥视的百姓们,“粮食不够的问题,我们再想办法,眼下当务之急是先将染疫的病人隔开,防止瘟疫继续扩散。”

“寒知所言极是。”郑德立即回过神来颔首附和,而后看向狄修然问,“狄知州可有统计城内患病人数?”

狄修然刚平复心惊胆战的乱绪,又在听到户部的盘问后,再一次陷入惶恐,嗫嚅着说道:“这……这……每时每刻都有百姓染疫,怎好统计?”

“所以你就干看着,什么都没做?”叶隐眉头微蹙,显然有些不悦,再不问狄修然的意见,当机立断地下令,“召集府衙内剩下能干事的过来帮手,检查城中空余屋舍,将城东城西单独划分出来,做好界线防御。所有随行官员分成两队,一队负责卸下物资,另一队在城中搭台,给太医们辟出一块地方。”

叶隐立于人群之中,可旁人仍是不自觉地仰视着他,他的言语虽慢,却掷地有声,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士气,眨眼便调动了众人的斗志。

郑德领声道:“好,卸物质的事交由我来负责,能干力气活的跟我来!”

“有劳,我稍后就来帮忙。”叶隐点头,而后将目光投向城中主干道路,再道,“通知城中所有百姓,确认自己已染疫的,立即前往城东。还未染病的,或不确定自己是否染病,则前往城南待查,所有人之间保持距离,切勿扎堆聚集。太医逐一确认后,无恙的进入城西安全区,剩余百姓一律进入城东戒备。”

狄修然知晓自己已被看穿,但闾州毕竟是他负责管辖,城中百姓往日待他还算有礼,不能全然弃之不顾,犹豫再三还是壮着胆子问道:“陆大人,那城东的百姓怎么办?”

叶隐面色稍缓,回:“莫慌,将百姓分开是防止疫病继续扩大,太医也得分成两波,一部分给城西未染病的百姓做预防,另一部分负责为城东患者治病。此法立即传至其他城池,我们带来的大夫有限,无法同时顾及几座城池,必须先将瘟疫控制住,等待后续诊治。”

狄修然合手作揖,自觉说道:“下官这就派人给其他州城送信!”

话音刚落,他回身便要离开,可刚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折返回来对庆都来的大人们郑重一拜,“下官自知无能,万分惭愧,但还是要代闾州百姓叩谢各位大人相助之恩!”

正在清点人手的郑德心中其实仍有芥蒂,纠结之后还是过来扶起了狄修然,沉声道:“这是为官者该做的,朝廷既然将我们派来,我等就一定会协助百姓渡过难关。”

不论政|权如何纠葛,百姓是无辜的,郑德见陆寒知没有继续表态,应当也是想等事态平息之后再与狄修然算账,他便也不急在这一时。

“天马上就要黑了,大家都动起来吧!”郑德挥手鼓动众人,回首对叶隐温声道,“寒知啊,西北荒漠夜里风大,你要是吃不消就负责就负责记录吧。”

叶隐会意一笑,“郑兄难道又忘了?寒知身体无恙。”

郑德旋即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说道:“还不是你之前装得太像!既然无事了,就来搭把手吧!”

他说着,向叶隐招了招手。

死气沉沉的闾州城在调度之下,竟重起了些许生气,帮忙给太医腾地儿的人手紧接着便在城西、城东架起炉灶,先让所有百姓吃上饭。

除了运往其他受灾州城的粮车,叶隐与郑德带领随行官差一齐将粮食搬进了闾州粮仓。

看着分配之后仅剩的大米,郑德面露难色,道:“城中百姓那么多,这些粮食够吃吗?”

叶隐抿了抿唇,“五日。”

将运来的粮草分发给各灾区后,留给闾州的便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