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关于柠檬基金的介绍少之又少,这让齐筝无从下手,只能先把计划书发到宣传手册上的邮箱。

黎允珊本就打算毕业后留在美国,听了齐筝的创业计划后她也来了兴趣,准备一起闯闯。

“这个柠檬基金看上去怪怪的,之前好像也没投过谁,会不会是骗idea的?”

齐筝也有过这样的顾虑,但毕竟是个机会,她不愿错失。

“最初提交的都还只是框架,具体数据并不全。再说,我们这个产品是要落地执行的,还得整合资源,偷走idea不划算。”

的确,这不是一个适合高速复制的“互联网项目”,资本拿了以后也还是得找人干。

“不能迅速复制也挺糟心的,你难道不知道,资本就喜欢可以短期内生蛋的鸡,最好是每天不停地生。”

齐筝笑着安慰她:“所以我们才要多试试,说不定会遇到不那么急功近利的投资人呢。”

齐筝自己也没想到,三天后她就收到了柠檬基金的回复,说对她的创业计划很有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

本是迷糊着刷邮箱,现在她瞬间清醒,立即起来给黎允珊打了电话。

“齐筝,你该不会是半夜梦游,第一时间想到我吧?”

“允珊,柠檬基金给我回信了,我们有机会了!”

第104章 有更好的选择,何必舍近求远?

齐筝和黎允珊带着更为详细的材料去和柠檬基金负责接洽的人见面。办公室在纽约,地点看上去倒是比较正规。

这段时间,柠檬基金陆续给好几个创业者发了邮件通知,想要进一步了解项目可行性。齐筝她们不是b大唯一的幸运儿,所以她尽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准备充分。

这对她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工作时候去面试都没这么紧张过。”黎允珊走进电梯前深呼吸了几下,她之前在国内一家大型广告营销公司工作,也算是见过场面。

齐筝一路上话不多,偶尔紧张,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如何完善计划书里的每处细节。她模拟着待会基金负责人会问哪些问题,她应该怎样阐述才能把这个项目呈现得更好。

黎允珊见她不搭腔,凑过去低声问:“齐筝,你当初是怎么被沈总挑中的?面试是不是过三关斩六将那种?”

齐筝的工作经历在开学初的自我介绍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但具体细节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问的。

齐筝回忆了一下:“她没怎么为难我。”

黎允珊习惯了齐筝这种云淡风轻的说辞,好似对什么都挺看淡的。基本没见过她极尽夸张形容过什么,除了刚开学时的低沉。

其他时候,齐筝都是这样淡然的状态,还挺让人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