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率先开始的是集体舞比赛。各班为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班级不惜花费重金,定制了或许仅此一次的表演服装,力求依靠视觉效果赢得瞩目;也有班级选择朴素的方式,直接穿着校服上场,展现学生的本色。

10班原本也打算走朴素路线,但秋季运动校服太过宽松,统一是统一了,但行动起来却让人难以看清舞者的动作,显得有些混乱。而夏季校服虽然清爽,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女生下装是的礼服裙,不适合跳舞。

钱增增本想利用自家做服装生意的优势,免费提供一套表演服装,但冯仁杰却拒绝了他的好意。

他的目光转向了大剧院刚刚下映的一部舞剧,讲述现代年轻人追求明星梦而不得。剧中演员排练时穿过的霹雳舞戏服,正好可以拿来用。

尺寸不对也没关系,冯仁杰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三两下就给改好了。现在的他,只需看一眼同学的身材,都不需要亲自拿尺量,就能知道该怎么剪裁了。

像10班这样有机会真正去跳舞毯舞厅排练的班级并不多,大多数班级只是跟着音乐视频练习动作。

到了真正的跳舞毯上,不仅要记住动作,还要保证在合适的节拍踩到合适的位置上。排练时间本就紧张,能记住动作已经很不错了,这一分心,原本记住的动作也忘了不少。

就连表现出色的高二10班,也只勉强把曲子顺了下来,包括C位领舞的靳文蕾在内,每个参演者都出现了一两个无伤大雅的小失误。

当然,比起有些班级出尽洋相的表现,10班已经够不错的了。

有的班级拿出的表现令人忍俊不禁,知道的人明白这是跳舞毯比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喜剧大联欢。

高一年级有个班级的队形从一开始就出了问题。原本应该两两配合的四人舞蹈,在换队形时错过了音乐的节奏。为了赶上拍子,一位同学跳着跳着,干脆放弃了上肢动作,只专注于踩脚下的箭头€€€€毕竟,机器打分,手上动作只影响观众印象,不影响得分。

但他的搭档就遇到了麻烦,在练习中,搭档总是记不住什么时候该换队形,他习惯通过观察其他同学,利用他们的手部动作来协助记忆。而现在,同学连手部动作都省略了,这让搭档无所适从。

这让他怎么记住什么时候该移动,该朝哪个方向移动呢?

歌曲行将结束时,两位同学本应面对面交换位置,但那位在变换队形中完全失去校准的同学记错了方向,也记错了更换位置的对象,朝另一个同学的方向冲过去。

结果,两人重重撞在一起。曲子在这两人坐在地上、捂着额头尴尬对视的镜头中结束,观众却笑得停不下来。

双胞胎足球中获得亚军的高二15班,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七人舞蹈。他们排练相当刻苦,歌曲大部分时间内,都没有犯什么明显的错误。

然而,最后时刻,后排有个同学踩错了位置,脚底一滑,双手下意识地向两边拉拽,寻找能帮助自己维持平衡的东西。

可是这是舞台,他的身旁只有其他同学。身旁两位同学猝不及防,直接被他拉倒,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简直可以和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车祸媲美。

到最后,除了对后排动作一无所知的前排C位选手,其他六个人全都狼狈地坐到了地上。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高三8班的五人舞蹈,则在C位领队那儿出了岔子。他们选的舞曲,高潮部分过后,还有一段重复的副歌。

可领队不知是听错了音乐,还是紧张记错了动作。第一遍副歌结束时,领队就开始鞠躬谢场。当重复的副歌响起时,领队刚刚踏出离开舞台的第一步。

而还在跳舞的后排同学,则一边机械地完成动作,一边四脸懵逼地看着这位正准备离场的领队。

表情好像在说:“大哥,你去哪儿呢?”

整个集体舞比赛现场,三个年级将近50个班级,能把一支舞曲完整跳下来、不出大错的都屈指可数。

剩下的,不是踩错了节奏,就是队员相撞,或者忘记了动作。

当然,这些洋相百出的表演也是这个项目的魅力之一,学校斥重金举办运动会,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大家放松和娱乐嘛!

集体舞的乐子找完了,接下来的跳舞毯单人赛吸引了更多好奇的目光。跳舞,尤其是流行舞,是高中男生展示帅气形象的重要途径,即使长相不是那么出众的男生,也能通过炫酷的舞蹈动作提升自己的魅力。

同时,城市中产家庭的女生,小时候有不少都学过跳舞,女选手的选择余地很广,各班择优时不光考虑了舞蹈水平,还或多或少考虑了外在形象。

因此,这个项目成了各班的班花、班草们展现魅力的时刻。

各班选手通过抽签决定比赛分组和顺序,全校100多名参赛选手分成10组,在不同的场馆同时进行比赛。观众可以选择进入特定场馆观战,也可以留在主体育场,通过现场的多个大屏幕,同时观看不同场馆中的比赛实况。

潘梦影和靳文蕾的出场顺序比较靠前,而舒惠静则成了他所在场馆倒数第二个出场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