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民道:“我去洗把手,秋儿,你跟果子和一程说一说。”
“是。”
第120章 【120】流行戴口罩
“现在没有病人,咱们就在凳子上坐着说吧!”
陈秋招呼李一程跟林果在窗前的凳子上坐下,“今天去出诊的病人是一位咳喘患者。他有咳喘好多年了,每到冬天便会犯病,今年特别严重。一程,果子,考考你们,脉细数,苔白腻,起病急,喉中痰鸣,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是何症?”
果子抢先道:“应该是寒喘之症,该用寒喘丸。”
陈秋没有说话,只是看向李一程。
李一程想了想,道:“如果是我,病患急性发作时,先给予针灸肺俞,肾俞,足三里等穴改善喘憋状况,然后用射干麻黄汤治肺气上逆。”
陈秋点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只是病人长期反复喘症发作,导致肺气日益耗散,久而久之已累及脾肾。肺虚,气不化津,痰浊内蕴,肃降无权;脾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上输养肺,积湿生痰。所以我们在用药之时,先要做的是宣肺化痰祛湿,然后再进一步补肾健脾……”
陈秋不愧是跟了林泽民学了八年医,从病人的症状,到用药说的头头是道。
李一程边听边点头。
这些他都是学过的。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凝聚了千百年古人智慧的,应该说更全面,但并没有陈秋这么深入。他从喘症的生成开始讲,直讲到肺与肾和脾的关系。
不是说古代中医比现代中医更好,而是因为中医讲究传承,虽然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但还是少,很多传承的东西都丢失了。
陈秋讲的虽然没有李一程学习过的那么简单易懂,但更具有时代性,能更好的用中医学来诠释病症和用药。
等陈秋讲完,林泽民道:“你们说的都很好。治疗喘症的方子很多,但用哪个方子,要因人而异,要辨证施治。”
因为听的太认真,李一程居然不知道林泽民早就坐在了他的旁边。
李一程在保安堂待了大半天。
这一天里,来了八九个病人,大部分是风寒之症,只有两个不是。一个是吹了冷风腹疼,一个是不小心滑倒,崴了脚。
李一程想着冬天是感冒高发季节,其中说不定还有流感。
他想提醒林泽民注意防范,又想着林泽民行医多年,肯定心里有数,便没有多言。
去接曾明川的时候,李一程脸上还难掩激动之意。
曾明川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今天在保安堂过的不错,但还是不放心。
“一程,林老师对你严厉吗?保安堂里还有什么人?他们对你如何?病人有没有欺负你是新去的?”
李一程失笑,“林老师和林果你都认识,还有一位王掌柜和陈师兄,他们人都很好,我是去学习的,不单独给病人看病,他们怎么欺负我?”
“陈师兄?”
“嗯。陈秋师兄是林果的表哥,跟着老师学了八年了。他理论知识很扎实,人很和气,对我也很照顾。”
“他……多大了?成亲了吗?”
“比我大几岁,成没成亲我不知道。”
那他……
曾明川紧攥着手,指甲掐到了手心里,才让自己心里没那么酸,忍住了到了嘴边的话。
他看着李一程,白皙的脸上带着激动的红晕,眼睛异常明亮,整个人都生动异常。
这样的李一程,太招人了呀!
他怎么能让他……
但是,他说过要相信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