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新带着弟弟进了大门,顺手把门也关上了。
赵家人比较重隐私,不想让人随时进出赵家。
主要是巷子里对赵家好奇的人太多了,哪怕大门处有影壁,也挡不住有些人的不自觉啊!
所以为了减少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大门关了。
赵家的高冷,巷子里的人家早就知道了,平时赵家人出来可以聊天,想进入赵家就别想了。
除了这一点,平时赵家人还是很好相处的。
特别是当春暖花开后,赵家会摆摊,那时好多人都喜欢聚在赵家的快餐摊前聊天,赵爷爷和赵奶奶会很认真听他们八卦,一点也不高冷。
不过赵家的这两小子什么时候才会毕业啊,家中的闺女再留下去都成仇了。
叹气,想要一个好女婿怎么就这么难呢!
赵想和翟新可不知道邻居们的想法,他们回到家里吃迟来的早餐。
赵爷爷和赵奶奶在堂屋里围着炉子说话,赵勇军一大早就被部队的人接走了。
兄弟二人坐在厨房里吃着奶奶包的包子,还有手磨的豆浆,别提有多幸福了。
“奶奶的包子做得越来越好了,馅就不说了,关键是面是越揉越好。”
赵想拿起一个白白胖胖的油渣白菜包子,捏了两下才掰开来吃。
“奶奶厨艺好。”
翟新喜欢吃面食,比赵家任何一个都爱吃。
翟民和赵勇军皆是南方人,比起面食他们更好吃米饭。
赵想他们也一样,因此赵家最爱吃面食的是翟新。
“对,奶奶的厨艺最好。”
赵想赞同道。
“你的厨艺也好。”
翟新看了眼弟弟,赵家厨艺最好的两个便是赵奶奶和赵想,他们各有擅长的菜式,赵家人向来都有口福。
顾生他们几个为了口吃的,经常来赵家蹭饭,都快成赵家的常住人口了。
“比你们就好一点点。”
赵想用手指比了一下。
“很多点。”
翟新也会煮饭,比一般人强点,然后就没然后了。
赵爷爷手艺也不错,只是不能跟老伴和大孙子比。
至于赵勇军和翟民,他们的厨艺是仅限于把食物煮熟,至于好不好吃就要看运气了。
下午兄弟二人结伴去学校上课,赵想先去图书馆,把借的书还了,又重新借了几本没看过的书籍。
他除了医学方面的书外,还会借游记、史书等,并不仅限于医书。
因为他涉及面广,懂得也多,居然对他看诊也有帮忙。
特别是游记里面会记录各地的风俗民情,有些人去看病却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别的原因,游记里面的记载就起到了作用。
因为人家本来就没有生病,你若是当病来治的话,很容易治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