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浔的眼睛中,没有多少情义。
此次贪墨军饷案,是皇帝在任以来最大的一起案件。
这起案件,直接导致了西征军孤军深入断了粮草,五万大军,全军覆没,折在里面的还有两位宗师级别的大将。
而死去的将领中,西征军的副将,是皇帝结拜兄弟的遗孤。
皇帝自己加上女儿儿子死去的不算都有三四十个了,而那位遗孤是自己结拜兄弟的独子,在皇宫中由皇帝亲自教养长大,就算是最受他重视的皇子也要礼让三分。
他本打算让这个孩子成年后册封为异姓王,让他镇守南疆。
那遗孤战死沙场时未满十七岁,也未留下后代。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大怒,即使此事与自己的儿子有牵扯,他也没有停下查探的意思,毕竟,皇帝拥有的儿子和女儿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很多儿子女儿,他也就只记得长相和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长相都记不住。
所以,死上一两个,皇帝也不会有任何心疼。
而此次牵涉到的,便是皇帝的嫡子,皇十一子茆青诗。
一旦牵扯到皇子,这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夏氏拉着王浔的广袖,哀哀道:“夫君,这可如何是好,母亲一个人在家,我怕她担心,你陪我回去看看母亲可好?”
王浔这次却摇摇头:“夫人,陛下已经下令将夏府围起来了,我们就算去了,也进不去,如今之计,便只能等刑部六狱和东陵卫查清一干事情,还了岳父一份清白。”
夏尚书是不是真的被冤枉的,王浔并不在意。
皇十一子一旦失去了继承权,夏尚书注定要将户部尚书的位置腾出来。
当初的时候也不是没劝导过自己这个岳父,可反而被岳父训斥,他便也绝了那份心思。
人要去送死,那是拦也拦不住。
何况,曾经给表妹的承诺,他如今都没有忘记。
夏氏忐忑不安,自然也就忘记了相师给大女儿的占卦。
那不详的卦象。
如今的她,度日如年,每天王浔从朝堂上归来,她第一句问的,都是:“我爹爹还好吗?”
而王浔每次的回答,如出一辙:“刑部六狱正奉皇命审理此案。”
夏尚书因贪墨军饷案被卷入狱一事,阿恒通过乳母的口中复述也知晓了一二。
阿恒一听,便知晓,夏家是要倒台了。
然而,她是个孩子,她除了随波逐流的面对这一切,什么都做不了。
☆、姚氏的希望
夏尚书死的很突兀。
就在他死的前一天,他还写了一封信寄给妻女,告诉妻女勿要记挂他。
第二天,他就在牢狱中上吊自杀了。
在夏尚书上吊自杀后的第二天,皇帝便派人抄了夏尚书的家。
夏尚书的妻子在听到丈夫死亡的次日,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天以内,夏氏最爱的父亲和母亲,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她。
这对她来说,无异于天塌地陷的打击。
然而,此事还没有结束。
之后,皇十一子茆青诗被牵连其中,皇帝并未因此停手,户部尚书夏柏畏罪自杀之后,皇十一子也被皇帝下了大牢。
这一起贪墨案牵连甚广,整个朝廷的势力甚至为之洗牌。
而这件整个帝国为之震惊的贪墨案,以皇十一子人头落地画上了句号。
贪墨案牵涉出来的,是一起更为严重的通敌叛国案。
皇帝高龄九十,年轻的时候或许会优柔寡断,会对自己的儿女心软,可年老之后,曾经为之心软的儿女大部分都已先他而去,剩下的子女中能引起他侧目的也没几个了。
皇帝现在的妻子芳龄二十,也是皇帝的第五任皇后。
而第四任妻子的儿子,本质上来讲,并不得他的欢心。
如今,铁证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