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章

可以先结婚 宁远 2117 字 5天前

楼觅和彭梓媛过来帮忙。

楼觅认出了这群老头老太们是爷爷奶奶的老朋友老同事老邻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票友。

他们全都是丹州剧的狂热发烧友。

楼觅吐槽楼力行:“看看,您多久没来我爷奶这边了?大伙儿都不认不出你了。爷爷奶奶们好,穿拖鞋穿拖鞋,天冷注意保暖。”

心里豁然明白了今晚爷奶叫她和池凛过来是什么意思。

难怪从头到尾奶奶的眼里就只有池凛。

爷爷奶奶的票友们的确和楼力行不太熟,但见着楼觅就跟见到自己亲孙女一样热情,聊东聊西的,看得出来经常见面。

楼力行愧疚,自己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女儿。

彭梓媛倒了热茶过来招呼票友们,大伙儿一一向她道谢。

一屋子坐满了老头老太,能有13、4个人。

本来觉得这客厅挺大,瞬间被塞了个满满当当。

大家早就看到了池凛,双眼发光盯着她:

“老楼,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丹州剧小天才,小凛?”

池凛一一向长辈们行礼,一瞬间梦回幼年时期。

她小时候家里也常常来客人,每位到访的贵宾都听闻池府有一事事精通的神童。

其他事情可以不聊,但是神童是一定要见的。

所以每每池凛都被父亲带出来展现一番才华,无论是对对子还是当场写诗,甚至是来一曲高难度舞蹈,她全都做过。

在她的字典里,“展示才华”这四个字等同于“表演杂技”。

没想到穿越到几百年后,依旧逃脱不了被家长拎出来表演的命运。

第43章

爷爷站在池凛身边, 腰杆子挺得忒直, 用满怀骄傲的语气介绍道:

“没错,就是她,咱们家小凛。别看小凛年纪不大,唱起丹州剧来那可是一绝!别说我老头子夸大其词, 在座的各位真不一定有人能接得住的。”

池凛听爷爷这么说, 尬笑的表情都快撑不住了。

楼觅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还附和爷爷:

“真的, 我听过,这事儿我也能打包票。”

一位70多岁,依旧满头浓密黑发的闫爷爷哈哈笑, 听这笑声就知道他一开嗓声音能传到对面三栋楼。

闫爷爷打量了池凛一番,笑着摇头道:

“不是我这糟老头子不信,瞧瞧这位小同学,看着气质卓越, 可丹州剧到底是反映民众疾苦的戏, 说到底那都是悲剧。没点年纪和阅历在这儿压着, 都只是会唱, 很难体悟丹州剧的精髓。”

另一边何奶奶也赞同闫爷爷的话:

“我明白老闫的意思。为什么现在能懂会唱丹州剧的人越来越少?还是因为它的门槛高。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花精力在迈这道门槛上面。她们有那么多轻松的娱乐,何必花心思和咱们这些糟老太太糟老头子折腾那些苦大仇深。”

闫爷爷重重地“哎”了一声:“小孩儿会唱, 也就是唱个皮。更何况这戏里面还有戏, 得吃得透彻了才能唱得好。像我孙子,听了几次丹州剧之后他也会跟着唱点儿,还改成说唱的方式。”

他说完大家都笑了。

闫爷爷跟着笑了会儿, 继续道:“那都不叫丹州剧,那叫凑热闹。别说小孩了,就是到了我这年龄,都不敢说自己真的‘会’唱丹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