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主力当在城外,只是具体在何处不知晓,唯有引出来,全部杀尽,到时突厥元气大伤,必会夹着尾巴躲回去。
皇帝固来自信,屡出奇策,陈晚辞是由衷敬佩,对她的想法也未曾质疑,道:“如何引出?”
怎么引出是个问题,尤其对面都是沙地,周军不懂,突厥躲进去就不出来,周军不敢肆意进入,在外苦等,也是不便。
且皇帝在外,最忌讳拖延。若皇帝一走,突厥又来,又是麻烦。
洛阳局势尚可,文官都安分了些,太后大丧,长公主去皇陵守孝百日。消息一则一则传过来,太子监国,并没有出现差错。
皇帝得知消息,心中大安,一想到眼前的战事,也是焦灼不安。
她何尝不想回洛阳,奈何突厥不定,前面的大胜不易,若是在此时放弃,与当年情形又是一样的,她已吃过一次亏了,不会再信突厥。
苦思许久,都没有想出如何引出突厥主力。突厥极为狡猾,舍本求末,断不能在此时放弃。
僵持数日后,八王来了,带着太子的亲笔书信。
八王被引进营帐,见到陛下安康,眉眼染了几分杀气,他心里松了口气,屏退其他将士后,才出口道:“太子之意,战况扭转,边境已定,恳求陛下回洛阳。”
他将书信递给皇帝。皇帝接了,认真去看,细细问起朝堂上的事,八王答得很细,并无不妥,太子处理得好。
皇帝大为松了口气,为难道:“眼下不能离开,朕欲引出突厥主力,一网打尽,他们并未离开。”
“太子道穷寇莫追。”八王转达林然的话,他扫了一眼舆图,太子猜得不错,陛下执念很深。
皇帝敛目,微微一笑:“她是担忧我,无妨,朕又不亲上战场,怕甚。八王既然来了,不如说一说你的想法。”
八王苦恼,他是来劝陛下班师回朝,不想违背太子意思,话没有说完,却被陛下拉着分析战局。他不敢不应,等陛下唤来主将,听过战局后,也陷入沉思中。
帐内无人敢说话,陛下威仪赫赫,都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陈晚辞见到八王过来,皇帝的眉眼温柔了些许,不再那般冷硬,她微分神,就听到八王开口:“眼下怕是引不出来了。”
“何意?”皇帝回神,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屏退众人,才道:“八王有什么话直接说。”
“陛下坐镇,突厥心有恐惧,不敢出现。不如您虚设一计,班师回朝,等待他们自己送上门。”八王提道,他懂突厥的心思,惧大周皇帝威仪,不敢轻易冒头,但她一走,突厥自认有了机会,就会趁机而为。
毕竟主力军犹在,不会轻易死心。
八王建议依旧不离班师回朝,皇帝沉思后,改了他的想法:“不如明面上班师回朝,令将士们埋伏在城外,守株待兔。”
八王同意,没有多话,他来时信心满满,眼下被陛下拉着分析战局后,满腹的话都说不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