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府城的宵禁来得晚一些,天色将黑的时辰,还有许多商铺亮起灯笼,点上油灯,继续做生意。

他们在街上走着、挑着,街边有卖各类饼子的小摊,素面饼子、葱油饼子、肉馅饼、素馅饼,还有夹馍、泡馍等等。糖饼也在散发着甜香。

包子馒头也有,包子的馅料有很多种类,素馅儿都能说出七八样,荤素搭配的馅料更多,洋洋洒洒十几种。

一种馅料,多种面食。饺子也卖,饼子也做。

陆杨在县城里,没见哪家包子铺敢做这么多馅料的,都怕卖不完。

花样馒头他也见到了,花样比他想的还要多,一样样做得跟糕点似的,还有超大寿包,比他脑袋都大。也不知蒸多久才能蒸熟。

各类小吃连绵不绝,卖糖人的、卖麻团的、卖驴打滚的、卖蜜饯的,烤红薯也有,还有众多糕点,像绿豆糕、米糕、枣糕。

在县城里,需要专门去茶楼买的炸麻花,在路上,他们拐个弯儿,能碰到好几个人在卖,也不知他们是不是一家的。

饭馆更是街连街,陆杨都奇了:“府城人不开火做饭吗?这么些馆子,还都满客?”

他知道是考试期间人多的缘故,心中依然惊讶连连。

谢岩之前来过府城,这阵子在私塾上学,跟乌平之聊天多,对府城有一定了解,他跟陆杨说:“府城有个码头,许多外地商人会来做生意。他们到了地方,都会住店、吃饭。这些饭馆都忙不过来的。”

一家饭馆也没几间客房,通常是一楼吃堂食,二楼住雅客,后院的大通铺住随从,一住十几个。

府城的饭馆,因为这个码头的存在,都能当客栈。

再是科举三年两考,平常也有许多书生会来府城求学、买书,这也是需要住宿的群体。

说是三年两考,实际在空窗期的一年里,还有书生赶往省城、京城赴考,到了府城,还是要找客栈住。府城的饭馆就是客栈了。

仅有几家是专心做堂食生意的,那都是大酒楼了。

谢岩让小厮带路,他要带陆杨去大酒楼吃饭。

陆杨小声问他价钱:“我们带的银子不多,你不能让财神爷过来赎我们。”

谢岩问过的:“放心,吃得起。我要带你来府城,肯定不会让你饿着的。”

他心思越来越细腻了,会考虑的事情多了。

陆杨听得高兴,再不多说,听他的安排,跟他一块儿去大酒楼吃饭。

正值考试的季节,大酒楼里有许多书生聚集。

这帮人很好认,看穿着打扮、看言辞谈吐。

他们在外边,就听见大堂里的热闹,对门的酒楼里,还有书生在喊话,两边打着擂台,以文会友,气氛火热。

陆杨爱热闹,他要在这儿吃。

初来乍到不惹事,他跟谢岩找个角落的桌子,听旁人聊天,夫夫俩要说话,谈天话题则是看病、做生意,假装谢岩不是书生,他们也不是来考试的人。

等小二过来点菜,谢岩让陆杨点,点喜欢吃的就行。

陆杨就问小二:“你们这儿的招牌菜是什么?”

小二听了,知道他们是外地人,看谢岩坐姿端方,气质斯文,眼珠一转,就报了一串菜名。

“有状元蹄、状元鸡、状元狮子头、状元盐水鸭,还有状元扣肉、状元肉片……酒有状元红、状元点金,茶有状元茶、状元高升,您二位想吃哪个?”

陆杨拿眼睛臊谢岩一下,问小二:“有状元鸡汤吗?”

谢岩眼睛都瞪大了。

小二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