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的时候,去采菌子的人少,家里得闲,陆柳也编扇子。
他挨着娘一起坐,心里藏不住话,问起上山打猎的事,怕他总是担忧总是哭,把黎峰拖住了。
陈桂枝说不清,儿子大了,心里会藏事,她了解孩子,又不能把孩子的心思全摸清楚。她只能告诉陆柳:“大峰是个顾家的好孩子,以前上山,那是没法子,他不拼,我们一家没法过日子。现在有了别的奔头,一天天忙活着有事情干,能挣着银子,少去山上也正常。你要实在记挂,回头问问他的想法。”
黎峰跟陆柳说过,也是这个话。
他没有一定要上山的意思,他就是想挣钱养家。
陆柳也早说过,他要挣多多的银子,让黎峰不用再上山卖命。
他垂眸想想,又看了看大山的方向,记起来一件事。
年后不久,他初学管家,除了娘的教导,大峰也教他事情了。
领头人,要让人吃饱饭、挣到钱、有命花。
现在固定搭伙的兄弟,都跟黎峰一起拼过命,多少次都差点交代在山上了,这么些年下来,他们在寨子里有了声望有了窝,攒下了家底。
成家以后,该要大干一场。更加努力有奔头,黎峰却好久没动静。
陆柳想着,以这个标准来看,干别的事情也成。
干别的事情,也能挣到钱、吃饱饭。危险性还低,可以有命花。
大峰说端午的时候请兄弟们吃酒,应该就是为着这个事。
陆柳琢磨好久,想明白了,也宽心了。
等下午,黎峰回家,他问问县里情况,得知哥哥和哥夫并未回来,失望之余不免担忧:“怎么去这么久?”
之前说好半个多月就回来了,这都要一个月了。
黎峰说:“可能要去联络商人买菌子,谈生意的事,一家家的见面,耽搁是常事。路程也远。”
考试要养神,考完之前,他们肯定不会干别的。考完之后,陆杨还要看病,这都要时间。
黎峰洗洗手,擦擦脸,跟陆柳说铺子里的情况。
“我拿了些粽叶过去,陆林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要不要做粽子卖。我帮着做决定了,粽子好做,他们一天不用做太多,手上闲了,就包几个粽子,放蒸笼里蒸熟就行。不用单独弄。过节气,搭着卖个粽子,凑个热闹罢了。
“他一听是少量做,余下的粽叶也有主意。粽叶他拿着卖,两文钱二十片。来店里的客人,每消费一文钱,就能拿一片粽叶做赠礼,过节的日子,讨个彩头。这东西便宜,我收价也低,他先记账了,等陆杨回来,再跟我算钱。”
两家之间,生意是生意,私情是私情,黎峰每回送货,哪些是给陆杨和谢岩的,哪些是拿来卖的,都说得明白。目前没有纠纷。
再便宜的东西,是花钱收来的,那就是生意。陆杨的铺子红火了,谢岩的书大卖了,他们家落后一步,就不要穷大方了。
这一番话说完,陆柳也没说什么,垂眸嘀咕道:“林哥哥都会做生意了,我这儿怎么办呀?”
靠着山,粽叶好采得很,不用送这个。
送别的东西,陆柳又舍不得。寨子里卖东西,因人数限制,加上货物种类不多,每个月就挣个几百文钱,随便送一送就没有了。
他想了想,跟黎峰说:“我明天开始,见了人就夸。赠礼是给不起的,不要钱的好话我有好多。”
他会思考,照着想要成为的人来努力,记得哥哥以前会先观察人,再来说话办事,这阵子也常常观察别人。
才跟黎峰说完,他出门来,见有人来买酱油,顺嘴就夸:“婶子穿新衣裳啦?这身衣裳真鲜亮,您穿着真合适!”
其实就是他前几天没见过的一身衣裳。
这婶子眉开眼笑:“哪里是新衣裳?就是去年的褂子!这不,天热了,我掏出来穿上了!”
陆柳继续夸:“我看这衣裳没有褶子,新新的,色也亮,还以为是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