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谢岩还没拿到分红,定金有二百两,足够买人参了。

他冲黎峰扬下巴,看他这一车车的货,问他:“还是我挣钱厉害吧?”

要这么算,那确实是。

但读书人投入多,往前十几年,都是拿银子喂的,分文不挣,全是倒贴。

现在挣一笔,前面的投入就值了。

黎峰又看看他的读书脑袋,跟他打听:“别的读书人挣不挣钱?”

谢岩摇头:“你听过‘穷秀才’吗?大多人都穷。笔墨还好,可以将就,纸是省不了。好字要练,功课要写。既然读书,那就要买书、看书,书价高,我是记性好,所以省钱。一般书生,一年能花个十五两、二十两的。省一些,也要十二两左右,不能再少了。再少,看不了几本书,写不了几篇作文,白耗着熬日子,不如另谋生路。”

黎峰见过的读书人确实都穷,现在也不流行嫁书生了。

早年说着风光,喊一声秀才媳妇、秀才夫郎,把人美得很。

平常过日子,是苦是甜,他们自己知道,旁人也看得见。

供一个书生,熬一家的命。

谢岩这是熬出来了,挺好。

黎峰岔开这个话题,让谢岩多教他几个字。

大路上没法研墨铺纸,他去折两根好树枝,就用这个在地上比划。

学字要慢慢认,他挑拣着来。赶路时,再让谢岩念念诗词,讲讲学问。他听着,挑几个好听的、大气的字记下来。以后给孩子取名用。

教他认字的事,谢岩办了。这是好事。

念诗词、讲学问,谢岩不干。

“你又不是我夫郎,要求这么多,想得美。”

这句好怼,王猛等一帮人都笑哄哄的。

黎峰问他:“想不想要人参了?”

谢岩:?

“你不是答应卖给我了吗?”

黎峰说:“看在亲戚的份上,卖你一根。你想要买多的,要劳动来换。让你念诗就念诗,茶水管饱,念你的。”

谢岩:“……”

他稍作思考,很想让乌平之拿劳动换。毕竟多的人参,是给乌平之问的。

但他跟乌平之是朋友,朋友之间还是不计较了。

对着黎峰,他也念不出什么有关感情的诗,就念一些山河相关的诗词,正好符合黎峰要求的大气。

猎户脑袋不会背书,谢岩路上偷懒,有些诗重复念,他也不知道,让谢岩好一顿笑话。

这次货不多,又是熟路,雨是一阵阵的下,没有连绵的暴雨,用了六天抵达府城。

到了府城,他们先找客栈。

黎峰没听陆柳的,还是住的大通铺。

他们每个人都赶车了,骡子也要收费,能省则省。

黎峰留王猛他们在客栈歇脚,他送谢岩去府学。

谢岩有小书童随行,行李拿得完,黎峰帮忙,两人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