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都还好,蜂蜜怎么断层得这么厉害?
第一天陆续来客,第二天销售量激增,第三天减少一半多,第四天只有零星几人。
蜂蜜是在大集之前上货到铺子里的,到今天,已经售卖二十天了。从最高销售量的第二天,到第二十天,售卖的蜂蜜斤数从二十七斤减少到半斤。这是什么跌法?!
陆杨问:“缺货吗?”
陆柳摇头,“不缺,这次拿来了三百多斤蜂蜜,拿了些到码头铺面试吃,余下的都在我这里。家里还囤着的。”
那就真的很不对劲了。这东西类似陆杨卖菜时弄的“蔬菜日”,在优惠时,客量激增,入账的数额激增,但不代表所有客人都要等着这一天,平常的营业额会跌,但有个底数在,留住五成的客人,陆杨都觉着少了点,应该六成、七成。
蜂蜜不比菜,不用天天吃。算少一点,三成、四成总该有吧?
这样子跌,相当于没有回头客了。
陆杨皱眉,“不应该啊……”
要是不喜欢吃蜂蜜,最初就不会有那么多客人光顾。
要是蜂蜜吃出问题,其他生意也会受影响。但本子上的记录,显然没有影响。只有蜂蜜不好卖。
陆柳听着怕怕的,低头想了想,说:“两地路远,从山寨运过来,蜜巢碎了些,会浮在蜂蜜里。会是这个原因吗?”
陆杨不确定,他说:“这样,明天去外面买几种蜂蜜回来,各种价位都买了,回来看看。要是我们能发现问题,就想法子改了,再办个试吃会,把蜂蜜口碑拉回来。要是发现不了,还办个试吃会,弄杂菌汤,一碗杂菌汤,换一句真话。问问客人们蜂蜜有什么问题。做生意,面子是灵活的,不要犟着,坦诚一些,该问就问,错了就改。”
陆柳记住了,“明天就去买。”
开业时间短,记录的东西简单,本子没怎么翻就看完了,就蜂蜜的售卖数目有问题。放下本子,他俩窝到被子里,陆杨又夸陆柳,说他这东西记得好,有巧思。
陆柳伸手抱他。兄弟俩一起睡过,那时候陆柳怀着孩子,肚子已经显怀,各处小心着,不如这时方便。陆杨的肚子还没显怀,两人能抱着睡。
他黏人,明明最开始互换的时候,脱个衣裳都脸红,不让人看,这会儿却比陆杨表现得大方、坦率。他最近常抱陆杨。
陆杨推推他,“小黏人精,你睁眼看看我是谁。”
陆柳嘿嘿笑道:“你是我哥哥,我最好的哥哥,我特意过来抱着你睡的。你说得对,臭男人有什么好的,你跟我一块儿,不知道有多好。”
陆杨听着很耳熟,稍作回想,就知道是他之前宽慰陆柳的话。
他这弟弟学东西都靠模仿,说话也是。心是好的,讲出来却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谢岩今天才走,跟黎峰跑生意那阵不一样,这次分别,很快就会重逢了。
陆杨说:“我没想他。”
陆柳眨眨眼睛,好奇问:“怎么不想呢?”
陆杨不跟他说酸溜溜的矫情话,只是笑道:“因为我早上才见过他。”
陆柳说:“我要告诉哥夫,你一点都不想他。”
陆杨无所畏惧:“你说嘛,他只会说他很想我,我想不想他,他都会想我。”
陆柳喜欢听这个。这种自信张扬的话,跟他哥哥最配了!
兄弟俩嘀嘀咕咕聊了许多,夜深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久久没等到回答,才陷入沉眠里。
次日,陆柳早起,陆杨多睡了会儿。
陆柳回家找黎峰,说了蜂蜜的事。
黎峰今天要去找海有田看铺面,把买蜂蜜的事答应下来。
陆柳动了脑子,他跟黎峰说:“大峰,我听说有好多作坊,印书的有刻印作坊,染布的有染坊,酿酒的有酒坊,那做蜂蜜的,有没有蜂蜜坊呢?你见了海牙子,也找他问问。我前阵子看书,上头有楚哥哥的笔记,他上面写着,很多人都苦于自家没有一个手艺来谋生,但其实府城的作坊更替主人很快,那些入股的人,说不准就因什么事没钱了,转让了。转让过后,新老板会安排亲戚进去,老手艺人就没饭碗了。这些手艺人,靠着手艺,只能做少量的东西出来挣钱。就像百姓家里的织布机一样,一台织布机,家人轮流劳作,一年到头就那几匹布,只够糊口。要是有心,想办这件事,可以搜罗这些人才,起个作坊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