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刚刚在交谈什么?”张寰坐在镜子前,突然问道,“看起来不是很顺利。”
“没关系,能解决的。”沈清辞道,“一会儿我出去一趟。”
张寰看着沈清辞,“你们用的洋文,我没有听懂,但我看懂了你的眼神和表情。”随后起身走到房间的角落,打开放行李的壁柜。
“你在为这个发愁是吗?”张寰拖着一个看起来很沉重的箱子来到了沈清辞的身前。
沈清辞倚在沙发凳上,看着张寰拿来的箱子,这个箱子她并没有印象,似乎是两个随从带来的,“什么?”
张寰随后将其打开,箱子里,竟然是一整箱银元,她又将一张银行的存单拿出。
“我在汇丰银行问过了,英国这边的米特兰银行可以进行外汇,两家银行有代理关系。”张寰说道,“我不知道你还缺多少,你看看数额。”
沈清辞没有立马去接,只是看着张寰,“什么时候?”
“你提出要亲自来英国买船的时候。”张寰坐到沈清辞的怀中,搂着她的脖子说道。
沈清辞看着她,随后撇了一眼桌子上的单子,“这么多钱,你…”
“够吗?”张寰打断道,“我只想知道这个。”
“够。”沈清辞红着眼道。
“你看看你,怎么还哭了呢。”张寰松开一只手替沈清辞擦着眼泪,随后额头抵在她的额头上,“我们之间,其他的话,不用多说,只要是你想做的,我会永远支持,无论什么。”
第121章 尾声
是年六月
“很高兴能够达成此次合作,沈女士。”合同签订后,负责人热情的款待了沈清辞,握手又道:“如果之后您还需要购买船只,依旧选择了我们,我们必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到您。”
买下船只后,沈清辞又请人将船身重新刷了一遍漆,并用不同颜色的油漆,为船只取了一个名字。
沈清辞将漆刷递给了张寰,张寰愣了愣,“要我取吗?”
“对。”沈清辞点头,“取什么都可以。”
张寰思考了片刻,沾着红色油漆,走上梯子,在船的侧身写下了两个大字。
“卷耳。”沈清辞抬头看着船身上的字,随后将张寰扶下梯子。
“出海是远行,海上风险难测,家眷独守空房,必然有无尽的担忧。”张寰解释道,“思念使人愁苦,牵挂也使人,更畏惧死亡。”
“我们如此努力与勇敢,难道不是因为心中有所牵挂。”
“带着牵挂远行,便能更加爱护自己,因为面对家中盼望的人,有心之人,怎舍得她失望与落空,怎舍得她…”张寰抬头看着沈清辞,“独身一人。”
沈清辞听懂了张寰的意思,这首诗,也勾起了她的回忆,死亡前的悲伤与无奈。
她抬头看着船身上两个显眼的大字,“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随后侧头与张寰对视,“我明白了。”
几个月后,船只顺利开回南海,但与此同时,朝廷发生了巨大的动荡。
1908年11月14日,正值盛年,一向身体健朗的皇帝,在瀛台涵元殿忽然驾崩。
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然而作为帝国实际掌权者的皇太后,此时也已病入膏肓。
京城西苑福昌殿
在一座阴暗的宫殿内,黄昏的暮光随着殿门被打开而照入。
铺满褥子的龙床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老迈的女人,她正是这个腐朽帝国的真正掌权人。
龙床周围围着十几个宫女太监在侍奉,御医跪候在一旁,随时等候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