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远离的月光 剪玉渊 4915 字 4个月前

二、

接下来就是小学的事,当然我知道这些记忆并不一定完全按照顺序的。先说我的小学,它的名字是以我的村名命名的,对了,我是村里出来的,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应该说是很骄傲了。这种骄傲源自对土地的熟悉,对自然的亲近,对一切原始事物的着迷。也许山区也会让我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可惜了,我没有生在山里。也许城市会让我的见识更广,可是我并不喜欢社会里的东西,自然,才让我感觉贴心。学校的名字现在还在,只不过,老校已不复存在。校名的两边是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学结束前,我并没有感觉这两句话有励志的感觉,只是感觉那两句话很大气。学校的大门不宏伟,但也不丑,我从大门下钻过,也从大门上爬过,当然,这不是同一个年龄或者同一天完成的。从门下钻的那天,我已不记得是什么天气,什么原因,那应该是在我上学之前,不过也不确定,要不然我为什么要钻过去呢,我也不知道,那时就是和谁一起,拿个小棍儿扒呀扒呀,土被扒了出来,我们小小的身躯就钻了过去,而其中有一个大个子就没能钻过去。我们进到门里面就好像进到了自由之地,那里好像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花园或者宝藏藏地。我们在学校的大枫叶树下捡枫叶,捡枫树球,还把那个枫树脱落的皮捡起来,这都是很有用的,很有玩头的。我们去参观了男厕所隔壁的女厕所,哈哈,其实都是一堆屎,有很多从小孩子肚里排出来的虫。我们不知道逗留了多久,也忘记了出去后的飞奔和仰天大笑。从门上爬过去,是大概五六年级的事了,至于爬过去干什么?估计也是游荡吧,感觉被封闭的就会有东西寻觅,尽管我们天天在那里上学。我们进去,自由自在,大摇大摆,那次还敲了铃声,那个铃是挂在大枫树下的,至今为止,那个大铃还是在的,至少两年前他是在新校的小树上挂着的。我们进去没有行窃,但是却听说有人进去行窃了。

那时比我们年龄大的孩子,他们大概是夜里去的,其中应该有我的哥哥,因为我看见了红色笔水和很多的粉笔,我不知道那些东西什么时候就在我家的屋子里,但是当我长大一些,才发现,那里有很多很多。其实想想我也很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可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的两个哥哥是不存在的,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后来分析一下,他们应该一直在上学,可是为何他们回家吃饭我也没有见到呢,也许真的是我的记忆力有问题。我想加入他们,得到一些意外之物,感觉那是很英勇的行为,我很羡慕他们的时代,那个时代好像有刀光血影,散发着光芒。有个教师的儿子在学校的门口买东西,我二哥他们那一批人,下课就经常围在摊位前面,他们人围的很多,而卖东西的人只有一个,所以,他们很松的就能偷到东西,比如指甲钳,挖耳勺,瓜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我总是能看见他们偷来的东西,可是却不知道他们何时偷的,也没有在学校里看到过我的两个哥哥。那个时代里,有两个哥哥是很受人尊重的,因为家里人多,就意味着打架有人帮忙,不怕别人欺负。当时总有地痞流氓,但是我那时还在小学,所以受其影响也不大,最主要的就是当时镇上的中学,有很多英勇故事,可是当我上初中时,学校的治安已经好了太多太多,当年的英雄和老大早已不知所踪。总之吧,我的小学时代很安稳,没有战争硝烟,也许是因为我们当地比较太平吧,就像以我们村为中心向四周延伸100公里也不会有山一样,很平,太平了不好。

我是在七岁被送进学校的,当然我也不能肯定是不是七岁,在学前班时,我常常哭泣,没有了笔哭,没有了本子也哭,看不见黑板哭,听不懂老师讲课也哭,唉……真难为了当时的老师,他们本来想拿树条子打我,可是看我哭的那么可怜,也就算啦。我不知自己是怎么坚持完学前班的。只记得最后考试得了个奖状,浑浑噩噩的能得到奖状也是十分不易的,那是我小学时代得到的第一个奖状,这个奖状之后的第五年我才得到第二个,这足以说明我是多么的贪玩或者笨。

在那个学校我度过了六年,本应该是七年的,可是我后来转学了,而这一次转学,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六年里,记忆不多,但是也不少。一年级的记忆里,有我的语文老师,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到现在,他已经是小学的校长了,每天一心扑在学校的建设上,我很敬佩他。这件事,是我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知道的,我回到了我的母校,然后在那里实习了将近一个月,很可惜,那里现在只有小学一二年级,生源不足,可以说已经沦落为一个幼儿园,可是我的启蒙老师还是每天孜孜不倦的建设着她,也许因为他是校长,这是他的事业,大一些可以说是我们村的事业。我在那里教二年级语文,学生们很好玩,但也很可怜,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知道自己很可怜,就像小时的我一样,如果好玩,就对这个世界别无挑剔了。那时的我十分不理解大人们坐在太阳下发呆,为什么要那样傻,可是现在的我已经完全理解,那呆是不发不行的,活着的事,并不只有满世界转悠的事,可是那时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满身的劲儿,满世界的跑,跑饿了吃,跑累了睡,醒

了接着到处跑,永远有用不完的劲儿。

我的启蒙老师,那时他刚刚毕业,比现在的我小的多了,那时他应该二十岁吧,可是我感觉,这么多年来,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个样子。可是事实上,时光是一直在流转的,要不然我怎么就二十五岁了呢。可是我就却无法感觉这个二十五岁建造的我,在我的内心,依然感觉自己是没有长大的那个小孩子。我看不见自己,在内心里的那团气,虽然聚集了更多,可是,我并没有二十五岁的样子,二十五岁应该成就一番事业了,二十五岁应该有孩子了,二十五岁应该可以到台面上去了。可是我没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并没有感觉自己长大了。面对很多事,很想置之不理,这也许是一种逃避,可是,这渐渐地成了一种性格,柔弱,忧郁,胡思乱想,神经质,这已经成为了我内心常驻的东西。可是没有贵人的指引,我还在荒原上转悠。多想自己真的不要长大,不要进入社会,不要结婚,不要孩子,父母还年轻,一切还有依靠……

我的启蒙老师,他的第一堂课就交给了我,那时他刚刚毕业,就参加了工作。然后就结了婚,就有了孩子,然后一生的路就这样固定了,多好。他上课的时候虽然不是很精彩,但是我记住了有一堂课他教了我们唱《外婆的澎湖湾》,唱得不错,至少没有跑调,而且把我们,至少把我教会了。那应该不是我听过的第一首歌,因为在家里我也听过,对,那时应该是我没有上学之前,现在似乎明晰起来,也许不写这些文字我也不会意识到,我的学前和学后,可以以我家搬到新的地方为分界点。那时我家孩子老房子里,屋子不大很挤,那时应该是收麦的季节,屋子里堆得都是成袋子成袋子的麦子,还有很多的西瓜,然后当时电视里就放起了《爱拼才会赢》,直到现在,我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有一些激动,那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又把我带到了当时当景。音乐就是有这种魔力,可以把某种经历绑在旋律上。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我对一树树桃花的感觉,我可以说我完全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见到的第一树桃花,可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一见到一树桃花,也会激动起来,那明艳的视觉的感受,让我时常感觉,也许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刻就看见了花神,说不清道不明。当然还有许多难忘的感觉,比如气味,记得最清晰的就是小学课本的味道,还有西瓜的味道,这些独特的记忆,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会有几种特别的感受和记忆,然后此后的人生都会受到这些事物影响,比如审美。

语文老师的启蒙也许可以说是音乐的启蒙,但是很遗憾,虽然以前感觉自己可以成为歌星,可是渐渐的才承认自己的平凡。不过关于音乐,还是有些故事的。就跟得第一次奖状一样,我的第二次唱歌也是在五年之后,也就是在转学以后。转学以后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比如英语,比如电脑,还有来自各地的同学,当然现在完全不联系了,记得那时我们班的同学非常的少,就八个,第一届六年级,就八个学生,很幸运的,我终于得到了老师的重视,他们一对一辅导,我的成绩也就是从那时一跃而起,人生也就有了转机。记得有一次音乐老师问我们都会唱什么歌,然后让我们回家准备一下,下节课唱一唱,然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学会了《青春舞曲》,然后就开始演唱,声音很明快,节奏无把握,一秃噜一首歌就没了,然后赢得了一阵无法解释的掌声。有一个同学,来自淮南,这让我很骄傲,我的班级里竟然有来自那么远的的同学,那时就感觉像英雄会盟一样,我认识的人竟然有来自那么远的,所以倍感骄傲,整个人就被激励了。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唱了一首歌曲《记事本》,小刚的歌,我更加崇拜他了,然后整个初中我都是唱着小刚的歌过来的,当然唱的最多的不是《记事本》,而是《黄昏》,我不想跟别人重样。那时他唱《记事本》,竟然能唱出来,后来我也是不明白,明明是一首情歌,他怎么就唱出来了,难道他那么成熟?早恋了?很奇怪,难道我成熟的那么晚。后来又仔细的想了想,并不是我不早熟,我早就熟了,只是没有遇到情歌,我遇到的只是《爱拼才会赢》,只是《青春舞曲》,只是《哪吒闹海》。

三年级的时候我就遇到了我的初恋,他是我们村的,离我家还不远,大概相距三百米的样子,可是中间隔了条小沟,现在那条沟已经没有了积水,也许是我没有见过了吧,毕竟回家少了。那条小沟很不宽,可是对于当时小小的年纪,那该是有多宽啊,不过我到四年级就开始跳远了,而且跳得比别人都远,那条沟已经完全不再是我的挑战目标了。有一次经历我至今难忘,那一次下课后,我们在校门口不远处的一个小沟处玩耍,那时应该是春季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沟里的水还真不少,我们就在那里练习跳远,也不知道为什么,应该不是下午的阳光太刺眼,我跳的时候一下掉到了沟了,那时我人生中遇到的少有的尴尬,还好并没有女生在旁边。我让同学跟老师说一下,然后自己就回家了,回家后发现家门是锁着的,于是无奈,只能翻墙,那种经历也有一种英勇的感觉,就像就义一样,不过我换个裤子就行了。

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