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王爷沉迷搞基建 媚骨 3518 字 4个月前

“走吧,先去跟陛下行个礼。”钱大人也知道他们慢了一步,不过既然慢都慢了,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只能下次再上皇府做客的时候,他们记得早一点到就是了。

走到他们陛下这里来的时候,这帮文官们的脸上都已经带上笑了,“微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殿下,太子殿下。”

“大家都起来吧。”见第二批员工们也到了,韩凛抬抬手让大家起来,对张尚书和钱尚书几个说道:“你们找位置坐下来吃东西,今天大家务必要吃饱肚子才能回家去。”

“谢陛下。”见他们陛下这一张桌子还有位置,张尚书和钱尚书他们这些品级大的官员们,就坐到了他们陛下的这一张主桌来。

其余那些官衔较小的官员们,则是坐到其他的桌子去。

今天自己的一群小伙伴们也来了,小明哲就转到了自己的小伙伴们的这一桌去了,他们这张小桌子上也摆满了各种的烤肉,和剥好壳的大虾和剃下来的鱼肉、蟹肉,还有烤章鱼。

喝的是果汁和汤泡出来的水,他们也一人一个杯子,学着大人那样碰碰杯子再喝。

韩凛抽空转头往小孩那一桌看去,正好见到那帮小子们在碰杯,忍不住的又觉得好笑,问起严三舅:“你今天怎么不带三舅母和丽丽慧敏她们一起来啊?”

“我出门的时候喊你三舅母,她说我们一帮大老爷们喝酒,她不想来看我们喝酒。丽丽现在在帮她阿娘管着几个作坊的活儿,忙得不见人影。我本来是想喊慧敏一起来的,可你舅母说改日再带她上你这儿来,不用我带。他们都说不来,我就自个来了。”严长平也知道今日这样的场合不适合带妻女们一起来,今日来的人都没有谁带家眷来的。

家里的四个儿女,除了长子成亲之外,底下的三个小的至今没有一个成亲的,一个个都忙得都不见踪影。长子也和他一样在驻守边关,妻儿在忻州老宅里。次子这几年都出了塞外去,有时候父子俩个一年都见不上一面。三子也是如此,一年到头都是在造船坊那边忙着造船的事情。留在他们身边的只有一个女儿。

早几年他们就想给女儿找一户好人家成亲了,谁知道这个女儿根本就无心这些事情,倒是跟着她阿娘把锦绣坊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唯一听话乖巧一点的,就是年纪稍小一点的外孙女了。只不过现在严长平也担心女儿会把这个乖巧的外孙女给带坏了而已。

“那三舅你回去跟三舅母说,什么时候想来我们这儿,就提前送个信过来,我们在家里等他们来。”韩凛也有好几年没有见过小侄女了,那一年他把小姑娘交给老国公带来北地,这一分别就是好几年没有见过面。

不过每年小姑娘都会写信送到京城去给他们,还会给他们送东西去京城,每次从燕北送去京城的东西里头,都会有小侄女送给他们的东西,有给他们大人的,也有给弟弟的礼物。

所以虽然几年没见过面,不过韩凛还是知道小侄女在蓟城这里的生活如何。他哥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女儿,他这个当叔叔的,总不能亏待了侄女了。

“行,回去我就跟他们说。”严长平应道。

这次分房子,韩凛自然也没有忘记小侄女那边,小侄女还是公主的身份,所以是有资格住在内城的。哪怕是没有资格,他都要给小侄女变一个出来的了。

知道小侄女这几年是跟长辈们住一起的,身边没有一个大人帮忙照看也不行。所以这次分房子,他还特意的把小侄女的房子分到跟严长平他们的房子隔壁去。

“敏敏现在还是跟你们住一块,还是搬到她自个那边去住了?”

“搬到她自个那边去住了,不过吃饭还是在我们那边。她现在白日里还要去书院读书,晚上才回来的。”严长平是要去顺州那边驻军的,所以能够住在家里的时间也不多。但是妻子在蓟城这里了,他有时间还是会回来看看妻女还有外孙女们,偶尔要是有多一点的时间的话,他还会回一趟顺州看看老父亲了。

一年前朝廷给他们这些官员们分房子,他们这些在北地驻军的武将们,也在这内城里分到了一栋小楼。就连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一人分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

“这几年辛苦三舅母了。”本来那是他的责任,但是他交给了长辈去帮他担着了。不过如果要他亲自带小侄女,韩凛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带小姑娘。

“不说这种话。”严长平端起酒来,敬了他们陛下一碗。

韩凛也端起酒,不过他可不敢像这些武将们那样一喝就是半碗,他最多就是小抿一口。

一看他们陛下喝酒这小气样儿,严长平就忍不住笑道:“陛下你的酒量不行啊,要好好的练练了。”

“这东西是天生的,练不来。”就连韩凛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上辈子的他酒量明明还可以的啊,怎么换了一个身体后,酒量这么不行了?难道这是跟个人的体质有关?

严长平忍不住哈哈大笑,倒也不敢逼着天子与他喝酒。

西边的太阳落了山后,皇府里的灯亮了起来,并不影响他们这群人继续在这里喝酒吃肉和聊天。

***

天一黑,内城外的路灯在这个时候也都全亮了。

外城的街上还是跟白日一样热闹,街上的车马和行人并不见少,酒楼饭馆里吃饭的人满座,大家都在庆祝天子的回来。

外城的城门是到七点钟就关上了,内城的城门是到夜里十点才关闭的。进入内城的管理比较严格,除了朝中的官员和将士们能进出内城之外,其他的人进出内城,是要凭身份牌子的;若不然就是内城里头有人出来接,登记了姓名和缘由之后,普通的人才能进去内城的。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朝廷有什么庆典,城外的百姓们才能凭借身份证明进去内城参与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