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宫里传下旨来,宣中举的举子两天后,到金銮殿见驾谢恩。贾府的宝玉,贾兰与贾环都接到了通知。当天上午,贾政亲自检视了一遍三人的着装,宝玉没有像往日那样选择红色,而是换了一身宝蓝色的衣裳,显得比平时沉静多了;贾兰年岁尚小,身上是一套粉红色的衣裳;贾环的衣裳是赵姨娘前几天连夜赶出来的,是青绿色的。见三人都有不同的成长与领悟,贾政欣慰地点了点头。
和其他中举的学子一样,宝玉,贾环,贾兰跟着众人一起来到金銮殿,一样的三拜九叩,三呼万岁。水璟慢闪龙目,仔细地审阅着跪在殿内的众多学子,且说这些初出茅庐的学子们,因为十年寒窗苦,方才熬得榜上有名,金殿见君,所以莫不穿红着绿,刺金描画,一个个打扮得花团锦簇,富丽堂皇。水璟见此情景,不禁皱了皱眉,才有了点希望就如此浮华张扬,以后怎么治理州县,怎么为百姓造福…他又看到了跪在人群之中的贾家兄弟,见他三人衣着素而不俗,虽然三人俱是公侯之后,却丝毫没有半点奢华狂妄之处,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已有了计较。等负责推荐的官员呈上奏折之后,水璟只是将他的折子随意地放在一边,刚才他听了里面的内容,又观察了他推荐的几名举子,就知道他所推荐的几人都是华而不实的富家子弟。所以,他再次检视了一边下面,便下旨,让宝玉,贾环,贾兰留下,其余众人暂且回去等候。不过,他是借着元春的名头,说是让他三人去见元春,其实却是自己先于内书房考验他们。
宝玉三人被李泽云带到了水璟的内书房,宝玉环顾里面的陈设,但见四周书架林立,龙案上墨香阵阵。三人等了好一阵,见水璟还没有到来,贾环与贾兰心里暗自捏着一把汗,唯独宝玉心里依然十分的淡然。见水璟还没有回来,便走到书架边去,却见里面的藏书名目繁多,除了四书五经,也有一些古文珍本,甚至于还有《西厢记》之类的小说,心里不由一赞一叹。正自感叹,水璟已经走了进来,见到贾兰与贾环的紧张的样子,心里一笑:“两子究竟还需要经过锻炼与磨砺!”又见宝玉一副云淡风轻的神情,心里点了点头:“这宝玉终究长大了,也成熟了!”他忽又想起那日梦中所见,知道宝玉原是上界的神瑛侍者。也罢,无论是天界的神瑛侍者,还是现在在凡尘的贾宝玉,与黛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
“贾环,你虽然已经有了功名,只是你年纪尚小。朕有意让你去西宁王的大军里历练历练,为将来仕途铺垫,你可愿意?”水璟见贾面相更适合武职,便试探着问他。贾环闻言,心里一惊,不过,他却也知道君命不可违的道理,便跪下磕了个头:“禀皇上,草民愿意!”水璟笑道:“既如此,朕就先让你去西宁王的军营里做个校尉。等将来立了功,朕再行封赏。”贾环再次磕头谢恩。水璟又看了看贾兰,见他年岁较贾环更小,且又生得眉清目秀,英气勃勃,心里十分喜爱。“贾兰,朕让你先去北静王哪里学习一段时日,半年后,朕再亲自考验于你。你若是通过了,朕再另外封赐于你。现在,你先去北静王哪里做一个书记官吧。贾兰也跪下叩谢皇恩,能去北静王爷哪里学习锻炼,他是求之不得。最后轮到宝玉,水璟问他,今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宝玉沉思良久,许久才抬起头来,看了看站在上位的水璟,跪下禀道:”皇上,宝玉一生别无所求,只恳请皇上能否答应草民一个请求。“水璟十分好奇:”你想请求什么?“”皇上,臣想请皇上派遣草民去苏州!“宝玉磕了个头。”苏州?“”是的!草民想去苏州!“”为什么想去苏州?“水璟笑着问道。”草民想去苏州,为郡主,为林妹妹看守门户!“宝玉含着泪道。”原来如此…“水璟心里一叹”没想到这贾宝玉果真情深如斯!也罢…“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你先回去,容朕考虑考虑!“宝玉磕了个头,与贾环贾兰一起退了出去。回到贾府,三人向贾政说了水璟召见的经过,贾赫心里自是十分宽慰。又知道宝玉想去苏州,想训他几句,却又找不到由头,唯有看着他,摇了摇头便不再言语
宫里,水璟第二天便去了元春的凤翔宫,先是玩笑着说贾家三子果然与众不同,元春十分讶异,以为宝玉等人言语不当,举止有失,惶惶然欲跪下替弟弟们请罪,却被水璟扶了起来:”爱妃为何如此?朕是想说,你的两个弟弟和那个侄儿,都长得一表人才,却又知道韬光隐晦,俱是可造之材啊!“元春听说,又惊又喜。水璟又告诉元春,安排贾兰贾环先去历练之事,元春喜泪涟涟。最后又谈到宝玉,水璟告诉元春,宝玉想去苏州为黛玉看门守护之事。元春叹息着低下了头,林妹妹与宝玉之事,若不是当日母亲对林妹妹的诸多偏见,她也乐见一对才子佳人喜结连理。难得弟弟痴情如此…”当初,那金玉良缘是怎么回事?“水璟若有所思。元春叹了一声,便将薛家母女自搬进贾家,与母亲王夫人相互勾结,意欲促成宝玉与宝钗的金玉之缘之事,一一略述了一遍。末了,又叹息道:”没想到宝玉竟然会为了林妹妹参加科考,还愿意为了林妹妹去苏州,去为她看守门户…“”金玉之缘?既然如此,朕就赐宝玉一个真正的“金玉良缘”如何?水璟笑着道。元春惊
愕地看着他。“朕想把西宁王府的娴雅郡主指给宝玉,你看如何?”水璟笑道。“娴雅郡主?”元春想了一下,连忙跪了下来:“臣妾谢皇上为宝玉钦赐良缘!”元春心里感激不已,因为这个娴雅郡主在宫内无人不知,皆因她不但容貌秀雅清丽,更兼性情柔和宽厚,于琴棋书画也颇有造诣,实是宝玉的良配。与黛玉倒是才貌相当,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