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

月复明 李家十一 1614 字 4个月前

中午将近,我细细把菜洗净,盛在碗里晾干,又淘净了米。这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时,忽听见一阵敲门声。“是谁啊?”开了门,原是张家小女张小玲。“傅姐姐,今天我就不和你一起去给傅伯伯送饭了,爹娘今日忙得很,需要我搭把手。”

小玲父母做豆腐生意,有个小铺。见她一脸为难之色,我忙摆手笑道:“无妨,你去忙吧。”小玲仍带歉疚地离开。

其实家离私塾并不远,只是一个女孩子出门多少有些不便在,所以我常和小玲结伴同行。不过,既然小玲走不开,我一个人也没事的。念及此,我突然记起今早还有些衣物未洗,又转进了屋内。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我便把饭煮好,炒好菜,拿盘装好后一一放进食盒,再端两碗饭就启程了。

我加快了脚步往前赶着,这一路匆匆总算到了私塾。稚嫩的童声一浪狼传来,竟使我本因疾步而咚咚直跳的心渐渐平稳恢复过来。离下课还有一会儿,我便和照看私塾的陈大爷聊了会儿。

“李家姑娘,不知最近你听说了没?”我笑着接口:“大爷,怎么啦?” 大爷眼里似透着光,凑近了神秘地说到:“我们这儿啊,新来了户大户人家,听说从京城来的,那门户院落,到处都是股富贵气派呢!”

“没想到我们这座小庙倒容进了座大佛。”我含糊应了一句,嘴角不禁抽抽,大爷想必是寂寞得狠了,这扯八卦的气势和那些嘴碎的大妈倒有过之而不及。

不过万宁城的确小且不起眼,无论是自然风水还是地方经济都不见得好,放着京城不歇来这儿,倒是户古怪的人家。

眼角瞅见了一抹藏青色,我随即扭头看去,果然是傅叔,不过看着很是憔悴。

傅叔身体一直不好,最近脸色更差。我搀了傅叔胳膊:“傅叔。”傅叔轻点了点头,跟陈大爷打声招呼,便领我进了里堂。

孩子们经过时都恭敬地向傅叔行礼,十分有礼,这四书五经倒也没白学。和李叔坐下吃饭,我见案上堆着许多字帖,拿过翻了翻,字体都显着稚嫩,但有一张很是娟秀,从浸透的笔墨来看,他写得很用力,且一笔一划很是认真。

我再一看,上署名为杨杰轩。我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纸,问李叔:“这个杨杰轩想来念书很用心吧。”李叔接过,淡淡点头:“杨家的孩子都很出彩。”

我拾起筷子分了李叔一副:“杨家?”李叔在我碗里夹菜:“他还有个兄长,考过功名,在朝任要职。”

京城?这么说

“傅叔,近来新搬进的一户富家,莫非就是这杨家?”傅叔轻点头。

傅叔平时话并不多,但近来却大变了,临别时又诸多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