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

月复明 李家十一 679 字 4个月前

黄元帅轻点头,用眼神示意杨阜落座,举手投足间尽显将王风范。

我悄悄跟随在杨阜后面,待他入座,我便安静站到他身后。

会议的重点围绕着如何突破外敌入侵的重重攻击而展开。边境近年来屡次受到一个叫律翎的大国侵扰,近期更是加大了对我军的攻袭。律翎是有几分能耐的,纵使我朝多次派能员大将,也未能彻底将他们击退。

可见律翎的君王并非等闲之辈。

听帐中各大将员的讨论,我总算对这个帝王了解了个大概。

律翎的首领,名叫羌宜。他作为律翎国的王,治下有序,发展迅速。

可他野心勃勃,竟妄想占领我朝领土。

我看杨阜眉头紧锁,想他心中也是一番计较。

黄元帅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如今敌方步步紧逼,我军伤亡数量较大,朝廷拨了一批援军随杨将军而来,但立即反击恐怕得不偿失,不如先静观其变。我军宜防不宜攻,等寻觅时机,再出兵反击未尝不可。”

座下诸位静默思考,有一年轻小将打破沉静:“末将认为,前次大战虽使我军有所损失,但纵观全局,事实上是我军终击退敌军略胜一筹。所以末将提议,应当攻其不备,趁胜追击,把敌人一举拿下!”

他环视全场道:“诸位意下如何?”

一位白发老将捋着花白胡须道:“末将更赞同元帅的提议。依照两年来对战律翎国的战事经验,律翎帝王羌宜狡猾多端,几次派出重兵破城,险攻入城来。贸然出兵攻打,恐怕会掉入他早先设好的陷阱也说不定。”

小将‘哼’了一声,颇为不屑:“保守的战术只会让敌人占了战场的主动权。我看,早占先机才是胜利的契机。战事持续了两年,区区一个弹丸小国,何足惧!”

两人争持不下,黄元帅沉吟片刻,转过来问杨阜道:“杨将军赴圣上之命而来,想来也是可靠善谋。眼下战况紧急,不知杨将军怎么看?”

余下众人皆转目看来,杨阜恭谨道:“末将不敢当。末将虽初涉战场,但早前一直留意边境战事。依末将看,再坚不可摧的事物,也有它的软肋。深入敌军内部,打探虚实,摸清敌情后,再一击歼灭。”

有人嗤笑:“杨将军说得轻巧,敌方戒备森严,打探进去谈何容易?你又是否已有合适人选?”

杨阜脸上一派云淡风轻,沉着冷静道:“自然是有的。”后站起身来,朝黄元帅行一礼后道:“末将不才,愿前往。”

杨阜眼睛清亮,声音清朗:“末将今日方到未上过战场,敌军或许知晓朝廷派下一人赴边境助阵,却不能详知此人。有密报称,律翎皇后病重,近日羌宜会回宫探视。届时末将化名周扬,找机会混入军营。”

黄元帅斟酌后道:“兵书有云‘兵行险招’,此法未尝不可。只是万分凶险,苦了杨将军。将军,本帅答应你的请求,你可有什么需要本帅助你?”

杨阜道:“还有一事,望元帅答应。我需要一人与我一同前往。”

“当然,是谁?”

杨阜朝我看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