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008年选举尚未尘埃落定之时,许多评论家便警告民主党人说,不要以为民众将会授权他们推进重大的变革。《新闻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宣称,美国是个“中右的国家”。为了提醒民主党人,他们还举了一个例子:在1993年和1994年,虽然民主党人在国会的多数席位接近于2008年选举后的多数,但比尔·克林顿推进医疗改革方案的努力依然失败了。

但是,只要严肃地考察一下民意调查反映的情况,所谓“选民拥护中右派”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确实,美国自称保守派的人比自称自由派的人多得多,但只看这两个称谓是会产生误解。美国最大的群体是自称温和派的人。如果就现实政策问题询问这些温和派的意见,你会发现他们与自称自由派的人基本抱有相同的看法。2008年选举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选民通常将奥巴马视为一个自由派,但仍然选他当总统,这就说明,美国不是一个以保守主义为主流的国家,美国是个中左的国家。

至于民主党在国会的多数席位,单从数字上看,的确和1993年的席位类似,但二者的相同之处仅限于此。1993年的民主党多数地位不过反映了北方自由派与南方保守派之间貌合神离的联盟。但目前民主党多数派的进步主义色彩要强烈得多,主要原因是,虽然“南方民主党人”不见了,但民主党人依然赢得了多数。同时,共和党虽然赢得了美国南方,但把其他地方都输掉了,基本上退缩在南方一隅。本书第10章曾预言过这一变化。而且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猜测,当民主党采取行动时,国会中仅存的那些非南方共和党议员,尤其是参议员,为了能在下一次选举中再次当选,应当会更愿意配合民主党。巴拉克·奥巴马实现一项进步主义议程的前景,要比比尔·克林顿好得多。

议程

我在本书中指出,下届政府应当将医疗改革设为核心议程,正如社会保障制度是最初的“新政”的核心一样,全民医疗保险应当成为“新新政”的核心。医疗改革应当成为新的进步主义议程的核心议题,这一点的重要性丝毫没有减弱。但是,即将上任的新政府还将面临另一项紧迫的任务—挽救经济。

平时,对抗衰退的任务主要由货币政策承担,而货币政策基本上由政治上相对独立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执掌。但我们现在处于非常时期:到2008年年末为止,美联储已将它控制的利率削减到近乎为零,但经济急速坠落的趋势仍然不减。对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大规模注资,也未能阻止经济的下滑。如此一来,我们就只有大规模财政刺激这一条路可走了。换言之,奥巴马政府将必须试着用扩大开支的方法拯救美国、摆脱萧条威胁。

应当以什么方式来支配这些开支呢?也许可以将公共建设工程、失业补助、给州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等措施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独立经济学家的合理估测是,单单2009年一年的额外开支就应该有5 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我的估计是6 000亿美元)。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既然挽救经济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们还有机会实现医疗改革的长远议程吗?具体而言,在目前的情况下推进医疗改革是个好主意吗?没错,是的。

本书第11章列出了迅速推进医疗改革的政治理由,那些理由始终都很有力,而现在医疗改革更是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因为,民主党刚刚在选战中获胜,并以此为后盾,做起事来会更方便。应当迅速推进医疗改革的原因还在于,现在,随着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工人失业,基于雇佣关系的医疗保险的弱点已经暴露无遗了。罗斯福曾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动荡为依据,主张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势在必行;现在,继承罗斯福观点的人们能够以21世纪的经济动荡为依据,主张有保障的医疗保险势在必行。

不过,虽然民主党人应当尽快推动国会通过基本的医疗改革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行动将会或者应当立即开始。事实上,这一直都不是预订的计划。民主党的所有改革计划都以一件事为前提,即到2010年年底小布什的减税措施将失效,到时政府将有资金向低收入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险补助。因此,医疗改革法案在2009年就应该制定,但应等到大约两年后再生效。这就至少部分回答了我刚刚提出的问题,即美国如何能有那么多的资金,既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又推行重大的医疗改革。回答就是:如果一切顺利,到医疗改革起步之时,美国经济将已走上复苏之路,不再需要急救了。

我们真能完成这一切吗?我们能拯救经济、在美国实现全民医疗、让美国从根本上变得更民主吗?是的,我们能。现在,美国政策大大转向进步主义的前景之好,勇敢地重新树立自由派价值观的前景之好,甚至超出了本书初版时我的预料。“新新政”要开幕了!

01 我们是如何走到当前这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