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平乐斋魁元楼

江湖侠士情 遥山书雁 5537 字 4个月前

河南信阳城。

信阳城最有名的酒楼是“魁元楼”。

魁元楼老板是信阳城有名的三绝:一手好勺炒菜,一手蒙古与京卫好跤,一路打遍豫南道无敌手的形意安身炮的好拳式!

魁元楼老板姓李,平时腆着个肠满油肥的大肚子,眯着鹰一样锐利的眼,手中霍霍地玩转着三枚保定府出的铁胆,天天在市面上溜一圈。人们老远一看大肚子、托掌的人来了,就知是他。故得了个绰号,叫“李大肚子”。

而豫南武林道上的人,称“李大肚子”为“李三绝”。

但此刻李大肚子李三绝,系着白围兜,正流着油汗,全神贯注地炒菜!

——这十年来他已很少下厨亲自炒菜了,准确地说来只下过两次半厨,第一次是京中紫衫镖王紫相伯与点穴名家、名镖头“铜锅斗”姜若拙路过,第二次是丐帮南支的“神魔二长老”中的魔足鬼丐石浮图来,指名要吃他炒的土豆牛肉丝——不过在他手下炒出来,却叫“凤凰蛋拥龙门鲤”,土豆变成了凤凰蛋,牛肉丝盘成了鲤鱼状,那牛肉丝吃上去就是不像牛肉而像他鲤鱼味,且是十二月龙门捞上来的鲜鲤鱼的鱼肉味!

至于那半次,则是奉诏省亲的马阁老马相爷路过,点名要他亲炒,他象征性地到厨房站了一站,撒了一把盐。

今天,又是什么奢遮人物,引得李三绝这样忙呢?

魁元楼今日还真来了不少人物!且都是字号叫得响的江湖名人!

在魁元楼楼上雅座的首位上,坐着的黑衫瘦削老人,竟然是威名赫赫的“淮南鹰爪王”王家掌门人王一生!

“淮南鹰爪王”王家的大力鹰爪功,独步江湖,自成一派。

“鹰爪王”王家掌门人的地位,并不亚于武林中其他门派掌门人,便连武林中八大门派掌门人见了,也优礼有加的,也难怪李大肚子要破例相待了。

但坐在王一生旁边的青年人,又是谁呢?竟有资格与王一生平起平坐?且杯到酒干,豪兴过人,自有种大家的气魄?

那青年骨骼高大而瘦削,淡黄的脸盘,长了一对微黄的虎眉,一双眼睛微眯着,那讨人喜欢的灵活的黑眼珠儿也似带有三分喜气洋洋的样子,扁塌的狮子鼻上,长的一颗小若芝麻的粉刺已出了头,微有些红。一张嘴角向上翘起的有棱有角的嘴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来,笑得很是好看。

那青年的衣著甚为俭朴,一件浆洗得很干净的石青色布衣衫子,还有着一块补丁,但他微笑着边听人说话,边饮酒,仿佛比王侯还要高贵!

在王一生的另一旁,坐着一个中年锦衣豪客,方头大脸,卧蚕眉,丹凤眼,一部五柳长髯,身高体胖,边饮酒边抚髯长笑,豪气吞云。

紧挨着中年锦衣豪客的,是一个美艳女子:

婉而细长的黛眉,明媚的杏花眼,脸如银月,唇若点朱,玲珑玉鼻,秀润可爱,丰腴而婀娜多姿的体态,兼有刚健之美!

那青年女子穿著一身缃黄衣衫,梳着菩萨髻,甚为娴静地垂眉敛容,端坐于旁,文文静静地小口品着香茗,陪着众人饮酒。

坐在那骨骼高大的布衣青年下首的,是一个微胖的青年公子,白胖略黄的圆脸,短眉浓黑而有力,细眼修长,满脸笑容可掬,殷勤向众人寒暄、敬酒。

他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祖母绿般指,穿着苏绣紫色花袍,腰束白玉带,佩着织金宝囊和一柄金吞口、绿鲨皮鞘,金什件,柄镶七颗每颗都价值千金的松绿宝石的宝剑。

这走动江湖,却不惧黑道人物打主意而佩如此名贵之剑的青年公子又是谁呢?

最后打横而坐的是一个酷肖王一生的瘦削白脸青年公子,也是一身黑衣,只多了腰束金带,佩着绣着白色飞鹰的黑色革囊。

他的双目如鹰,带着一种肃杀之气的冷静。

这青年公子,难道便是淮南鹰爪王王家的少掌门,王一生的独子,近来名动江湖的“玉爪黑鹰”王若玉?

在“魁元楼”街对面也有一座酒楼,不似“魁元楼”

的富丽堂皇,全系竹子所建,非但室内桌、椅为竹所制,便连杯、盘、碗、筒等酒具餐具,亦为竹制。

那竹酒楼的名字叫“清平乐斋”,楼下供引车浆者流顺便过来喝一碗而设的,收费极贱廉。楼上雅座,略贵一些,是供秀才、书生、生意人偶遇同好知友,喝一杯用的。但贵,也贵不了几个子儿,无拘楼上楼下,喝酒吃菜,价钱都极便宜的。

正因如此,再加上楼上有信阳第一才子、诗、书双绝而三考无成的陈白衣手书的晏殊的“清平乐”词,使一些文士骚客联袂来此,边赏书法之妙,以助雅兴会饮,这“清平乐斋”的生意也还不错。

此时,在“清平乐斋”楼上中间那间雅座里,有一个青年书生正独踞一桌,临窗而坐,自斟自饮。

另两张桌上,一张桌上是一个头戴大草帽,吃醉了埋头肘里的老头,老头一手还握着空了一大半酒的竹制鼓肚杯子,另一手还扶着欲倒未倒的竹制酒筒,有几根灰白的胡须从大草帽

宽沿与肘部之间露出来,从那灰白的胡子看来,至少有六七十岁了!

一个六七十岁老人能陶陶然醉于酒肆,想来其子女各自成家,晚景堪乐,安享清福了!

能这样醉,倒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第三张桌上是三个面目平庸的汉子,一个肥胖,一个瘦小,一个高大,喝着酒,吃着菜,相互谈些市井中事,有说有笑,倒也其乐融融。

雅座里还有第四张桌子。桌上是一个文土,带了一个书僮,边饮酒边品着竹墙上裱挂的书法大横幅,边饮边喷啧有声,似在咂酒又似在赞叹书法,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

坐在窗前望着对面楼上喝酒的青年书生,貌似在悠然自得地饮酒,其实正潜运玄功,全神贯注,运用“天耳通”的内功,倾听对面楼上的说话。

因为对面楼上的人,他认识的有大一半:六人中他就认识四个!

因为这青年书生,正是易容的独孤公子!

对面楼上,居中而坐的王一生淡淡然道:“今日幸何如之,能得与丐帮主郭世兄,郑州府汤大侠,滇南点苍派少掌门华世兄以及汤大小姐玉环姑娘同聚此楼!王某不才,为首席,实是惭愧得很。”

锦衣中年豪客呵呵笑道:“老王你何必客气,这里郭少侠、华少侠虽是少掌门、少帮主的身份,但毕竟是晚辈。你不坐首席,还由谁坐?总不成由我坐吧?”

王一生脸上泛着笑:“汤大侠铜锤镇中州,武功既高,德望又隆,豫中武林,谁不拜服?本来应你来坐首位的,但你以半个东道主自称,便硬把我推到这位置上来了!话说回来,即使汤大侠谦让,以郭老弟、华公子两位少帮主、少掌门人身份,亦应坐此位的。”

那坐在王一生旁的骨骼高大的青年干光了一杯酒,放杯一笑道:“郭惊秋小叫花一个,本来应在门外讨吃的,现在蒙邀及入席,已是连升八级了,怎敢再奢望坐那首位?便是我两位帮主师父和帮中‘神魔圣怪’四老,提起王前辈的鹰爪功,也都伸出大拇指说声佩服的!晚辈虽粗陋不堪,这点自知之明还有。你们要客气只管客气去,我可客气不来,只有闷头大发财,多灌几杯了!”

说讫,咕噜咕噜一仰脖子,又干光了适才说话间斟满的酒,咂咂嘴,喜动眉梢:“嗯,好酒!真是好酒!”

坐在郭惊秋下首的微胖青年公子,把玩着杯盏笑道:“郭兄还是当年步云宫时的脾性,爽快之至!”转而望向黄衣女子,“汤小姐,你看呢?”

那黄衣女子正是汤玉环,闻言一笑,望了郭惊秋一眼,算是回答。

坐打横的瘦削白脸公子,似笑非笑地道:“攀龙兄,多时不见,你也越来越会说话了!”

华攀龙一怔,转而笑道:“若玉兄,我在滇南,也时闻你大名,家父说,年青一辈中,燕小山燕剑南与若玉兄你,都是学武天资过人的佼佼者,必能成为一代大高手!——愚弟武艺自承不及,只是新近学了几手棋,倒还想跟若玉兄切磋切磋!”

中年锦衣豪客,郑州大侠汤隆丰停杯笑道:“华少侠毋谦,你‘点苍金剑公子’的名头,也已传到咱北地武林来了。与王世兄这‘玉爪黑鹰’可谓一时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