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江边渔村

针与剑 故乡人 4811 字 4个月前

长江江水永远奔腾不息,向东而去。

江上有不少行舟,舟不小,但在广阔的江水面前,仍是随风飘摇,禁不起浪花。

这是一艘披着红绸子的船,巨大的红绸子在风中有节奏的飘起又落下。眼尖的人或许能发现,红绸子下却是腐朽的船木。原来这艘大船已破旧不堪,好面子的船主给它披上了一条“新衣衫”。

“衣衫”穿得好,船价自然也少不了。

当船停在岸边时,游人们仍是争先恐后的挤上这艘船,好像不上这艘船就会吃亏一般。

在红绸子大船后头不远,有一艘小渔船。

这是一艘江上渔户的小船,普通的渔船。船头到船尾不过红绸子大船的小半块绸子长。

这两天气象变幻莫测,鱼也不好打。小渔船船主便将船停在岸边,打算做做拉客生意。可是这艘红绸子大船却不期而至。游客甚至看也不去看小渔船一眼,纷纷上了大船。

只有一个人。

幸好,也就是这个人,让小船主还能赚一笔生意。

这个人看起来累坏了,抛给船主几钱碎银子后,倒头就睡。他将一顶草帽盖在自己的脸上,身子刚好嵌在船身之中。说来也是奇怪,在这风雨飘摇的大江上,他还睡得很熟。

船主看看他,又望着江面,开始摇着浆。

长江可不比小河,水手需要十分强壮有力,十分的有经验才行。而船主在长江上混了一辈子,这些风浪却是司空见惯。

小船在江水中风一般前行,丝毫不比扬着大帆的大船慢。

船夫望着江边,望着这人所说大船。

这位客人说,这是一艘无比巨大的船,比那红绸子船还要大上不少。船主半信半疑,因为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船。这人还说,若是瞧见了,就将他叫醒,另加船钱。

所以船主望的更卖力了。

可真有这样的大船吗?莫不是在痴人说梦?

夕阳将落,在江上荡了许久后,船还是靠岸了。

客人终于睡醒,失望的下了船。船主掂量着兜里的银子,荡着船,唱起高歌而去。

客人转过头,看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喃喃自语道:“此处原来是个渔村。”

渔村并未靠海,只是邻着江水。

“却不知,戚家两口子可是住在这里。”他一边走,一边眺望江河。

月光落下来,映出了他精神的面庞,和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以及右脸上一条若隐若现的凶疤。

李有财当然不是来玩的,那日,他告别了众人,顺江而下,要去寻大船的踪迹。

这么大一艘船,总会有踪迹的。

其余众人呢?

陆神剑带着弟子回了杭州。

无鼻道人自知断手之后功夫不济,辛得陆神剑开明,破格答应指点其一二。无鼻道人欣然前往,待功力恢复后再寻李有财。

江白鹭本要与李有财同行,却被李有财阻止。李有财请其回扬州家中,调查韩一柏党羽下落。

而小青,李有财本是想带着她走的,可她却毅然拒绝。她说,柳伤琴仍是喜欢着他的,她不愿让柳伤琴如此痛苦,快快去将她寻回。

厉诛与周灵儿虽为江湖之事挂心,却也不愿涉身泥淖之中,带着小青一道回骷髅山去。

戚甜儿、汤落生、阮莺莺三人却结伴游去,说要好好瞧瞧这花千世界。陆神剑还给了他们每人一块陆家令牌,以作护身符。

一个人,或许更好些。

李有财抬起步子,走向渔村。

只见零星的房屋中,升起袅袅催烟。他已许久未吃东西了,不知这滨江渔村可有脍炙人口的江河佳肴。

渔村很安静。处在其中只能听见江河的奔流声。

——轰隆轰隆。

李有财转头四望,希望能在外头碰到一位渔夫。

可这渔村的人好像都喜欢待在家里,整个村子中就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月已高升,渔村越来越静。

简直静得可怕。

可李有财的肚子已经在叫了。

——咕噜咕噜。

他尽量让自己摆出温和的笑脸,使自己脸上那道疤看起来没那么吓人。

在一家门前轻扣两声,朗声道:“在下路过此地,望能讨点饭菜。”李有财说完这话就后悔了,因为这话说的实在有些奇怪。若自己是家中主人,说什么也不会让这样的人进来吃饭,甚至连门都不给开。

门还是开了,带着腐朽木门特有的声音。

一个身材佝偻,瘦骨嶙峋的老太站在了李有财的面前。

老太瞧着李有财的面目,微笑道:“小伙子,要来吃饭吗?”

李有财堆满了笑容,尽量保持着和善:“大娘,我坐了一天的船,什么也没吃,可把我饿坏了,还望能讨点饭菜。”

老太似乎很是开心,颤颤巍巍的右手抓住李有财的手臂,将他拉近屋内。

里烛光透亮,一张桌上点了五盏蜡烛,好像早知有客要来一般。桌上的菜式也不少,七盘菜皆是江河鲜味,有清蒸有红烧,每一盘河鲜都叫人垂涎欲滴。

李有财的哈喇子简直快流到地上了。

老太也笑了,笑的更开心。

桌旁还坐着两人,两个看起来年过四旬的壮汉。他们身上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衣,却也能隐隐瞧出衣衫下健硕的身材。

老太笑着给李有财作介绍:“他们是我的两个儿子,你可别被他们吓着了。”一边说,一边拉着李有财在桌旁坐下。

李有财笑着对三人自我介绍一番,那两位壮汉也是含笑打点,举起酒杯要与李有财共饮。

李有财再三推阻,却坳不过这两位热情的渔夫,终于也是一杯酒水下肚。

看着李有财喝下这杯酒水,两位渔夫几乎要乐开了花,他们自己也顾不上喝,抢着要给李有财倒酒。

这儿的人好热情。

李有财的头已经开始发晕了,他酒虽然喝得不多,但几杯下肚还不至于醉。可今天的酒,劲道好像特别强,只觉眼前迷迷糊糊,两位渔夫忽而变成四个,又忽而变成六个。甚至连老太小小的身影也看不见。

终于,李有财的头靠到了桌上。

两位渔夫那和蔼的笑容也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兴奋与阴险狡诈的笑容。

他们一左一右,架起李有财的身子,将他装进一个麻袋之中。

老太则不知什么时候出了门去,这会儿刚从门外跑进,看她灵活的步伐,很难将她与方才步履蹒跚的老人联想到一起。

“快!把他带去主子那儿。”

两个壮汉一点头,背起麻袋就跑。

他们的步伐很稳健,很快,一看就是练家子。

“主子”所在的地方也不远,那儿是一个小山洞。山洞开在一个隆起的小土坡前,洞口很小,壮汉背着麻袋,要矮身才能进去。

里头也不大,一条小路很快就走到底。

洞底有一块石像。刻画的是一位人头鱼身的河神。这样的河神像在许多村子中都能见到,村名们对河神祈福,保佑家中男人出船安全,渔业丰收。

石像前坐着二十余人,这些人背靠着背,每个人身上都被绑上了麻绳,拥挤在狭小的通道内。他们双眼紧闭,表情痛苦。只有一位小女孩,惊惶的睁着双眼,眼前尽是血丝,目不转睛的盯着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