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变化

针与剑 故乡人 3497 字 4个月前

一代风云造就一代人物。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

这是一种必然,细数中国历史,从上古神话的盘古开天,再到东征西战的战国,过往数千年的历史,乃至如今,英雄和他们的事迹常常熏陶在我们身边。

世事变化,风云际会。一代人物的隐没也必然会有新一代人物的崛起。

两年过去了,从郭松仁大船开走的那一日算来,正好两年。

大船音讯全无。两年来李有财曾沿江而下,直至大海上,都未见到大船的影子。

这船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船上的人自然也没有再出现在江湖上过。

郭松仁,韩一柏。这两位震慑武林一方的大人物,也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偶尔的唠嗑料子。

当然,也还有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随着一同隐没的还有许许多多处理不完的纠纷。

这两年来江湖中的变化也很大。聚义盟解散后,江湖七大派三大帮又回到了原有的地位。武林魁首少林也终于选出了新任方丈大师。丐帮拥立了新帮主刘寻……

两年,足够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

李有财两年来闯荡江湖,做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事,更在丐帮的“推波助澜”下,声名鹊起。如今,他的名号在江湖上也颇为响亮,远远盖过了两年前的江湖四公子,成为年青一代在江湖中的代表人物。

所以说世事变化,但永远不缺英雄人物。少了一个郭松仁,少了一个韩一柏,自然会有后来人顶上。

寒风仍在吹,一样的烈,一样的寒,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是人。有的人走了,去了远方。有的人来了,陪在身旁。

变化来变化去的,还不都是人。

忘不掉的就是朋友。

当然,对于走江湖的人来说,少不了的朋友还有酒。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走江湖的人就算没有知己,一人也能饮上千杯。

这样喝,其实身子早已醉了,但心却很清醒,而且越喝越是清醒。

人们常说,酒能带走烦恼。

其实,酒带来的只有忧愁。酒过之后,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该放手的还是要放手。

有改变吗?没有改变。

这是正理。不喝酒的人知道,喝酒的人也知道。

但他们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喝呢?明明知道这玩意什么也改变不了,喝多了只有伤身体,他们为什么还要喝呢?

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或许,这也就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喝酒通常不分地方,拉开酒坛子灌就是。但是一定要选的话,最好的地方还是在酒馆。

酒馆不仅有好酒,还有氛围。

扬州城的鸿雁楼也算是一个喝酒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这儿地处扬州最热闹的街上,繁华与喧闹充斥着酒楼内外。

鸿雁楼的主顾永远不会少,今日店内也与往常一样座无虚席。只是这会儿在此的都是些江湖人士,因为扬州城即将发生一件大事。

江湖上的大事。

楼梯口子又走上来三位客人。

满头大汗的店小二来不及擦汗,忙上去招呼,“三位爷,店内客满,爷们等一等可好?”

三人中,为首那人摇了摇手中纸扇,含笑答道:“小哥去忙活就好,我三人再去寻别家喝酒。”

那人说完就欲下楼,客座中突然有人招呼:“三位留——留步。”

三人停下步子,扭头看去,瞧见叫喊那人,其中两人不禁相视一笑。未及多想,那叫喊之人就已跑到三人跟前。

他一脸兴奋,但跑的踉踉跄跄,显然有些喝醉了。他红着脸,咧着嘴,眼睛圆睁,盯着三人面庞,好一会才道:“方大侠,李大侠,果然是你们。咦——钱大侠你怎的瘦了这许多。”

旁人一听这姓氏名头,再瞧三人的装束,多半能猜到他们就是青城四侠。

李观玉一抱拳,道:“田大哥,六年前石头城一别便再未相见,没想到你还是这么精神。”

方仪礼笑道:“田兄,这位可不是我们大师兄”他指了指另一人道:“他是我师弟,‘追风剑’叶雨。”

田海拍手大叫,“好,好,叶大侠也来了。真是太好,三位请跟我来,咱们好好痛饮一番。”

青城三人本想拒绝,可哪知店中群豪听了三人名头,纷纷站起邀请来席上饮酒。方仪礼一合计,才含笑谢绝了群豪的邀请,带着两位师弟在田海一席上就坐。

座椅是长凳,所以一个位置足够两位彪形大汉落座。谷子门的弟子与三人肩并着肩,又开始攀枝附贵,大谈心声拉近感情。显得是极为亲热。

三人与田海虽说有六年未见,可也没什么交际,这会儿到的饭桌上,也只有闲聊几句。

饭菜吃的慢,酒喝的快。这是江湖上不成文的规矩。

酒瓶早已换了五六个,但桌上的菜式几乎没有动过。

方仪礼忽然道:“田兄这番来此,总不是路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