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沸沸扬扬的驸马抛妻弃子一案逐渐地被人们遗忘,冬日的寒冰也消融得没剩下了多少。
除了城郊的山上还能寻着些许的雪,城里城外已经是柳树冒芽,迎春遍坡。
朝堂之上,两方人马还在为谁去顶工部尚书的位置而争论不休。朝堂之下,民间已经开始准备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这花朝节与中秋相对应,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因此,人们也对花朝的重视程度,并不会少于中秋佳节。
每年的花朝,皇室会举办游园会邀请百官吃宴赏花,民间的百姓也会结伴去郊外游玩。
姑娘们穿上初春的轻薄衣衫,带上剪好的五色彩纸,将彩纸贴到花枝上,这又称为“赏红”。到了夜间,还有许许多多的有情人一起放花灯许愿,期望来年依旧恩爱如昔。
花神庙离皇城远了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祭拜。只有那些有钱有闲之人,才能抽得空去祭拜一下,顺便也在花神庙中居住几日,欣赏一下花朝花市的热闹。
周语今年运道不错,恰满足了有钱有闲这两点,在花朝前几日,就带着晓晓来了花神庙。
只可惜,花神庙中的客房,大多已经被达官贵人们定下了。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庙边小镇上住下。
临近花朝时,花市已经初具规模,虽然不比花朝那日大,但每日清晨总是能在沿街小贩的吆喝声中醒来。一开窗,就是扑鼻的花香。
如今秦丰依旧陷在皇城的一滩淤泥之中抽不得身,而周语则是打点好了手下,收拾了包裹就来----再待下去,她都快发霉了。
她是昨日下午到的此地,一到就尽性地睡了,直到今日快晌午时才醒。
周语醒后,简单地洗漱了一下,连妆面都懒得拾掇,直接披了件外衣,懒懒散散地抱着猫儿倚着窗户看外头。
她住的客栈临着街,风景不怎么,但是采办方便。晓晓每一早就出门去打听了,回来时还给她带了几份小点心。
这花神庙边的小镇,纵然是点心也做得十分精致。一个个精致的小竹篮里头,放着一块块新出炉的小点心,一个竹篮一块糕点,边上还配一朵花,看上去就叫人喜欢。
周语捻起一块桃花糕,一口咬去只觉得满口糯米香,这软糯之中又有淡淡的甜味,像是一朵朵桃花开在了舌尖。
她对着晓晓笑了声:
“这次没把流韵带过来,实在是遗憾了。”
晓晓出了皇城后也活泼不少,到底还是个丫头。在与周语亲近起来后,讲话也都熟捻了许多:
“姑娘让秦知给小少爷送去不就行了吗?现在小少爷天天就盼着姑娘给他做好吃的呢!”
“你呀,让秦知赶了一天来这里,就为了几块糕点再回去。被他听到了,非得跟你闹不可!”
周语嗔了晓晓一眼,并不见得多生气,只是口头说说罢了。
而房梁上却突然挂下一个人来。
秦知双腿勾着横梁,头发垂在空中一荡一荡,分外认真地看着周语:
“姑娘让我送,我就送。不闹。”
周语本就是说说,哪晓得秦知还真一字不落地听着了。面对这个木头人,她心中只觉得一片无奈:武功是好,手脚也快,就是太愣了!
晓晓笑着拿起一块糕点朝着秦知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