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国之重器

工业民科 好闲 1764 字 4个月前

市里迅速的为与会的众人办理了出境手续,他们先去了香港,那里也有一些好的安居项目,路其道作为项目总经理也被林强生派了出去,老头高高兴兴的随着大部队飞去了香港,让萧珍好一顿唠叨。

转天,林强生来到了宝山郊区的大场镇,这里有一座大场试飞场,上海飞机制造厂在场里设有厂房,这里曾经生产过运-10运输机,而现在则在进行着首架麦道82的总装工作。

曾担任麦道公司总工程师,中美麦道82项目的美方负责人张镇中,还有市航办的副主任蒋祖,一起接待了他。

年张镇中31岁进入麦道公司,后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是中美麦道82的牵头人,也是美方派来的项目总工程师。

原来,林强生向何书记提出了参观麦道82的制造基地,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安排,东星航空工业公司的杨万立等人也随其前来一起参观。

林强生随着他们走进了庞大的工程,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巨大的半成品飞机,工人们正在上面忙碌。远处停有两架巨大的飞机和一架大飞机半成品,蒋祖介绍那就是运-10。

“1号机和2号机都经过了试飞,但是没等把3号机组装完成项目就下马了,3号机只完成了60。”蒋祖说道。

林强生感叹说道:“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技术还是落后了些。”

他好奇的向张镇中问道:“张先生,你当初是怎么想要把麦道82拿到中国来生产的?”

张震中说道:“还是因为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当然也有我们麦道的高层早就有意和中国合作。我记得那是1975年,当时麦道的老板要我探讨与中方的合作,我们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小组,但是只开了一次会议,那次并没有形成什么方案。79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我们突然接到了一份通知,中方有意同我们在大飞机项目上合作。当时麦道董事会都吓了一跳,因为美国有规定,像麦道公司这样军工企业,是不能与中国合作的。再加上当时的麦道总裁是中美关系促进会主席,他也很希望双方在飞机上有所突破。我们也知道中美马上就会建交,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就这样,从79年接触到85年才签订合作生产麦道82贸易协议,过了这么多年项目总算达成了。”

“哦,原来中间有这么复杂的一段历史,双方早就开始接触了。”林强生这次恍然大悟,国内早就有意和麦道合作了。

张镇中点头说道:“我们把总装线搬到了上海,我研究过,麦道82在中国生产,仅通过降低加工成本就可以使飞机成本降低10-20,这显然是非常大的收益,一般来说能飞机制造能够降低5就非常可观了。更主要的是通过合作,麦道就等于先于波音和空客在中国找到了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我把这个报告了董事会,董事会听到有10-20的收益都很兴奋,认为就是只有5也一定要做,于是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的。”

市航办副主任蒋祖也在一旁,之所以这么重视林强生也是因为何书记亲自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