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兵?你们竟然让本公撤兵?往哪里撤,丹阳不要吗?”辅公祏听了二将的话勃然大怒。。。
陈当世赶紧施礼道:“辅公息怒。眼下我们无兵可派,杨勇他们很快就会杀过来,虽然他们只有八个人,但这八个都是万人难敌。眼下长江大战敌众我寡,胜负难料,如果杨勇等人再杀过来,我们如何卸敌?”
“是啊辅公,形势对我们太不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啊。”李正道也跟着劝。
辅公祏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这二将的话有道理,现在吴国缺兵少将,杨勇的人马一旦过江,后果不堪设想,看来丹阳是守不住了,于是点头同意撤兵,但是往哪撤呢?又问计二将。
陈当世道:“我们可沿江而上,投奔大梁,梁王萧铣正在跟杨勇的义军开战,其兵多将广,我们投奔他定能打败杨勇,报今日之仇。”
辅公祏摇头道:“萧铣此人志大才疏,更重要的是此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我们贸然前去,如不能为之所容,则必然为之所害。因此,向西投奔萧梁,绝非上策。”
李正道想了想施礼道:“辅公所虑甚是。李子通占据南通自称通州王,手下有五万精兵,他还与湖州王沈发兴是联盟,沈发兴手下有六万精兵,我们不如向东投奔他们,来个三王联盟,共同对付杨勇,定能取胜。”
没等辅公祏说话,陈当世反驳道:“李子通与我们有仇,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非也。此一时彼一时耳。李子通与我们反目,那是他不服杜伏威,如今是辅公掌天下。再说了,如果他不接受我们,吴国灭亡了,杨勇肯定要攻打他们的通州和湖州,唇亡齿寒,这么简单的道理他能不懂?我们诚心去投,晓之成破利害,他们肯定能接受我们的。”
两个人还要争执的时候,辅公祏制止了他们,暗自思忖道,向西投奔萧梁,萧梁地域辽阔,拥有雄兵四十万,须得受制于人。往东找李子通和沈发兴,若真能实现三王联合,我们三方合力加在一起有二十多万人马,足以对付杨勇,李子通和沈发兴皆庸碌之辈,本公还可号令他们,若这俩家伙不识时务,就顺便吃掉他们。
想到这里,辅公祏当即拍板:“你们俩不要争了,投奔萧梁,路途遥远,还得逆江而上,正所谓远水不解近渴也。这里离通州较近,本公相信李子通和沈发兴是明事理之人,一定会不计前嫌,共卸外辱的,就这么定了,向东撤往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