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宫,拥樨殿。
夜云熙躺在床上,拥着厚衾,散发枯颜,目光呆滞,看着帐顶,或者床前的任意一处,出神。
自从那日在太极殿门口,看了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又从丹陛高阶上摔了下来,把腹中胎儿也给摔没了,送回桂宫来之后,便这般躺着,晕不下去,睡不过去,哭不出来,也不想说话,已有三日。
小产虚弱,本也是坐月子的待遇,加之徐太医再三叮嘱,说好不容易将养得有些起色的身体,给这样一摔,得加倍地调理才是。紫衣便遵着医嘱,将她看得紧,不让她吹风受寒,亦不让她起身走动,她不说话,也当她在禁言养神。
故而,旁人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宫内宫外,相干不相干的人,轮番来看她。粗枝大叶的,只当她虚弱,不敢多叨扰,礼节性地看望了,便还清静给她。心思细一些的,想着她遭的事,定有诸多伤心在心头,想要开口劝一劝,可见着她那雷打不动的平静神色,也给吞了下去。
却不知,她心中,已如苍茫茫荒山雪地,空白死寂,了无生趣。
只有紫衣,那实心眼的丫头,日夜陪着她,且鼓捣些大补汤水,不停地往床前端。她其实,一口也吃不下,可见着那妮子殷切的眼神,勉强也喝些。
可是,有些汤水补充,更是心神清晰,越发觉得自己犹如即将油枯的灯芯,快要燃尽的火烛,噼里啪啦,一点点耗着生气,流失精力。
她实在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一来,从来没有想过,没有了凤玄墨,她将如何继续活下去;二来,满心都是内疚,怎么就那么不小心……那么喜欢孩儿的人,连个遗腹子,也不曾给他留住。
所以,闭不上眼,歇不了心,其实是隐隐在等,等着后续的军报,奇迹的转机,或者,眼见为实的彻底心死。
无论如何,她接受不了那噩耗,也不准备接受。她不相信,那人向来说到做到,说好的,要守着她一辈子,等她头白眼花,活得厌烦了,他才陪着她一起走。如今怎么能够,突然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弃她而去?
她的阿墨,自当应该大获全胜凯旋而归,怎么能够功败垂成身先死?且还刚刚好,在攻城之际,大军阵前,突发心疾而亡,这个时机,太过于奇巧。当然,如果真的是躺着回来的,她就去……陪他好了。
直到第四日午后,皇帝来,带来了她等着想看的东西。那是一份裴炎的密报,还有一个盒子。
密报中,说大军仍按原计划攻城劝降,只是,主将有变,军心浮动,拿下雍州城,尚需多些时日。凤大将军的遗体,本要送回曦京,未料贺兰铮领五百云都隐者,执意将其尸首带走了,说是云都之人,自然应当葬在云都。
盒子里,装的是遗物,说是送回给她的。打开一看,是出征送别之时,她厚颜无耻地脱下来,塞进他甲衣里的那件心衣。
将那水色丝缎抓起来,攥在手里。不禁想起,她叮嘱他,要贴身放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他就满口允她,只要还有一丝气,就将它捧在心间藏着,丢不了。如今,连这贴身之物都送回来了,是不是,真的彻底弃了她,回他的云都长眠,走得干干净净?
靠坐于床头玉枕,看着手中遗物,几日来的干枯心田,终于有些湿润之意,一阵鼻腔酸意,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一颗一颗地,滚落在那丝滑缎面上,如清露坠荷叶,滚七分,浸三分。
皇帝本是日日来看她,她都如寒冰般,拒他千里之外。此刻她自顾神伤,无暇撵他走,那人倒是趁机在床边坐下,出言劝慰她,却又是踩着她的痛处来,也不知是故意还是语拙:
“阿姐,歇些伤心,身体要紧,后头日子还长……你看,他连死,也不愿回来让你看一眼……”
言下之意,他连死,也要归于云都,毕竟非我族类,与你的缘分,也就尽了。你也趁早收了心,养好了身体,准备再择佳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