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岭点了点头€€,如实回答道:“是的,我们€€每个家族会继承同一副躯壳,这€€是为了迁就你们€€人类的习性€€,从大祭司决定要开放苒星,吸引人类前来,我们€€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他说到这€€里还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毕竟如果你们€€发现€€,我们€€苒星人其€€实是和人类完全不同的种族,肯定会对我们€€充满戒心吧。”
第六十二章
阿岭只将自己的光团模样展示了片刻, 接着就迅速恢复了€€人形的样子。
接下来€€在阿岭的讲述中,陆忻和计鸣曜慢慢得知了这个苒星种族的真€€正面貌。
正如同他们所看到的那样,苒星种族本身其实是一团没有实体的发光体,他们的寿命只有阿短短的二十六个小€€时, 然而它们却拥有着特殊的力量, 可以变化成任何样子。
根据阿岭所说, 每个苒星人在生命自然到尽头的时候,都€€会对着碧苒母神€€祈求, 然后€€他们就会回归母神€€的神€€国。在碧苒母神€€的神€€国里,他们会凋零死去, 而新€€的生命则会从他们的身体当中被孕育而出。
新€€的生命会继承他们的本能和固定记忆, 继承他们现实€€中的身份,但毫无疑问€€, 他们是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生命。
听到这里,很多疑惑其实€€陆忻他们也都€€明白过来€€了€€。
从来€€到这颗星球之后€€,陆忻他们就打听到了€€苒星人的习俗, 他们每个人都€€信仰碧苒母神€€,每家€€每户都€€摆放着碧苒母神€€的神€€像, 每个人会在早上向母神€€祈祷, 而且苒星人夜晚从来€€不会休息。
为什么他们不会休息,因为他们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六小€€时, 他们不会将宝贵的生命浪费在睡觉这种事情上面。
而陆忻还记得,在提到苒星人的新€€闻里, 所有联邦人都€€惊叹于他们的热情好客乐观开朗。
以前陆忻总认为这是新€€闻的夸大,以及苒星人吸引游客到来€€的陷阱, 他本能地认为这不是种正常的现象,其中必然藏着某种阴谋。
但现在听到真€€相之后€€, 陆忻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或许苒星人的确是想€€吸引游客到来€€,但这份开朗和热情,却并不是在作假。
这是一个短寿的种族在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去感受生命而产生的热情,他们永远不知疲惫,永远热烈而快乐,因为他们不愿将时间浪费在其他情绪上面。
陆忻心中有所触动,连带着看向阿岭时的目光,都€€不禁有了€€些许改变。
但阿岭却像是没€€注意到陆忻的目光,他在解释完自身种族的特性之后€€,又继续说起了€€其他的事情:“苒星人的生命对你们来€€说不算长,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有许多事情都€€是刻在本能里的,比如语言和常识,甚至某部分的记忆,所以我们生来€€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扮演什么形象,要€€忠诚于母神€€。”
计鸣曜听到这里蹙眉:“连忠诚母神€€都€€是本能?”
阿岭顿了€€下,随即笑着点€€头:“当然,是母神€€赐予了€€我们种族的延续,母神€€创造了€€苒星种族,而我们要€€延续自己的血脉,也需要€€在母神€€的神€€国庇护之下。”
陆忻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苒星人生命短暂,所以他们的繁衍并不靠男女相互结合,他们的后€€代都€€是从自己的身体中诞生,所以每个人只要€€在夜晚回到碧苒母神€€的神€€国,就能够延续自身的血脉。
当初他们遇到的那名旅店老板,在作为人类的身体被€€“杀死”之后€€,应该也是回到了€€母神€€的神€€国。
而关于苒星人每家€€灯笼的传说,大概挂上红灯,就是意味着他们的化形出了€€问€€题,需要€€回到神€€国进行€€修正。
到这里他们心中许多的疑惑,已经基本得到了€€解答。
只剩下最后€€的几个问€€题,陆忻问€€道:“那位大祭司呢?他为什么要€€让这颗星球暴露在联邦的视野之下?他的性命好像比其他苒星人更加漫长,这应该不是我的错觉对么?”
计鸣曜要€€问€€的话都€€被€€陆忻先问€€了€€出来€€,所以他也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只是安静地听着。
阿岭配合地答道:“大祭司是苒星人中最受尊敬的年长者,他已经活过了€€三千多天漫长的岁月,他懂得很多东西,他也是苒星人们的拯救者,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对于阿岭的这种回答,陆忻和计鸣曜都€€觉得有些怪异。
苒星人似乎都€€很崇敬他们的大祭司,而且按照阿岭他们的寿命长短来€€说,他们不可能每天都€€接受一次洗脑,所以陆忻他们可以确定,苒星人对大祭司的崇敬,也是刻在本能里面的。
苒星人崇敬母神€€,陆忻他们可以理解,然而崇敬一位没€€有特殊能力,只是苒星人中一员的大祭司,又是为了€€什么?
而且陆忻还有不明白的问€€题,他问€€道:“大祭司在苒星人里是特殊的存在?为什么他能够活过那么长的时间?”
阿岭认真€€思考着,说道:“具体的事情我不太清楚,毕竟那已经是太久之前的事情,已经没€€有任何记载了€€,我只知道大祭司似乎得到过某位特别的存在的帮助,所以他用特殊的力量炼化了€€自己的身体,把自己变成了€€某种和植物相生的状态,所以他能够活得比任何苒星人都€€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