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是学院内的一个大课题组正在完结课题之际,对这个课题十分感兴趣,带领这个课题组的穆教授在交涉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将这个课题扩大化。
为了这件事情,穆教授还找老付联系了关系,好言好语全是为了宋问声考虑,而且全是为了宋问声着想,就是除了前面的文章所有权和专利所有归属宋问声,后面他们接手这个课题,宋问声作为课题指导者参与其中,只是负责导引思路,一些脏活累活就全部交给他们,如果出了论文,通讯作者可以考虑宋问声。
要知道通讯作者的重要性可不是那么简单,在某种意义上,他就是研究成果的拥有者……那穆教授图什么?真的十分感兴趣。
付双林想了个明白,一笑,“你要是指导了这篇文章就有通讯作者,没有就没有,他说只是考虑,穆教授还算是实在的人,风评一直度很不错,可以合作看看的,而且你要的文章也有了。”
不只是付双林给说了好话,化院的院长也过来略说了几句好话,穆教授更是一天到晚过来窜门,一个化学院的教授差点把数院的门槛给踏平了。
很快,周院长也从许岱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原委,眉毛一竖,乐呵呵道,“还有这种好事?!有的人给你打下手就不错了,你还嫌?哥猜做的怎么样了?”
被老爷子接二连三攻击的宋问声都感觉头疼了,思前想后,仔细分析了利弊,觉得确实这件事情于他是有利的,便答应了穆教授。
于是他的课题组又迅速赚人入伙。
在整理了手头的资料之后,他手把手带着李星雪他们整理出一篇文章,在被问到投哪里比较合适的时候。
宋问声思考了片刻,笃定的说,“还是《Nature》吧。”
一听到这个期刊的名字,李星雪手都要颤抖了,“所以我们真的要投这个……”
胡广仁都快拿不住笔了,“我们是不是胆子太大了?”
“有吗?”宋问声挠挠脑袋,“我第一篇论文我也是随便投了个《数学新进展》,然后就上了,后面每一篇都是随便选的,感觉也都没什么问题,我的直觉告诉我《Nature》可以比较快的刊载这篇文章。”
两个人对此含着最深度的怀疑,但是宋问声的逐渐开导(勇气熏陶)下,竟然也觉得顶刊都不算什么,所以到底是他们膨胀了还是他们膨胀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们跟着宋问声好好的把文章磨了一篇,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点下了发送键。
除了宋问声和付双林,他们没敢和周围任何一个人说,他们非常有可能成为一篇顶刊的一作,当然通讯作者是宋问声。
所以……宋问声才是他们的老师对吧?
“要不然咱们欺师灭祖,或者另立门派,尊宋大佬为他们门派的祖师爷吧,门派就起名叫做躺赢派。”胡广仁摸着下巴,在认真的思考这个提议。
李星雪白了一眼他,“做什么美梦呢?!”
“能不做美梦吗?我本来还以为我们都是二作……看来跟着大佬才有肉吃啊。”胡广仁咧嘴笑着,那样子就像是电视上占够了便宜的李云龙。
李星雪倒是没有反驳这话,那时候那两个大四生跟着宋问声做了几个实验,还混了篇《Nature》的三作,当时周围知道的人可都是酸气,又不考研,这文章要来干嘛?
陈米师兄都差点撩下老脸跑来和宋问声干了,现在自己是受益者,能不高兴吗?谁不喜欢跟着大方的老板?
只是想到以后宋问声赚人入伙,整个课题组就变成大课题组,事情就变得复杂,不再像他们以前只有三个人那样单纯了,不只是实验室、仪器的安排,还有实验经费的申请、人情往来等等。
而且宋问声估计也不会太看着这边,他们肯定是走不开的,估计穆教授还会申请他们留下进行一些交接、指导工作,也不知道这个大课题组里的人好不好相处。
学校这边相当重视这个课题,几番交涉之下,整个大课题组不只是有药学研究人员,还有搞材料的,搞生物的,为了这个课题,在生科院最上面一层的实验室专门腾出了一层,为了安置整个大课题组。
在经过讨论之后,他们一致同意让宋问声做课题负责人。
手底下则是药学的穆教授、材料的甘教授、生物的林教授这些牛人。
没有人不同意的,这个课题本身也是宋问声组起来的,只有他才最清楚整个课题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脉络。
而论名声和威信也只有他最合适。
毕竟药学的影响不了材料,材料影响不到生物。
只有宋问声这个奇葩才能hold住全场。
宋问声本来是想要当甩手掌柜,没想到手下的摊子反而是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