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不能进去!”
警员七手八脚地拉人出来,脚步声、劝告声塞满不大的屋子,吵杂又混乱。老人挣扎着,兽类一样挥舞着爪子,完全不听劝:“小妤之前就在这,就在这!”
姜北单膝跪在老人面前,比起其他人,他的语气堪称温柔:“我帮您找,您先出来好吗?找着了叫您。”
老人软硬不吃,只顾着抠木板缝,哐当!衣柜不经造,板子劈头盖脸砸下来,姜北挡住了,继而是泛黄的纸张哗啦啦往下掉。
林安一惊:“这是夹板,板子后面有东西,来几个人!”
衣柜内壁让人糊了层成色相同的薄木板,警员抄上家伙一点点撬开,一张黑白遗照赫然出现在眼前。照片的女人约摸四十几岁,短发齐耳,眼神空洞。
“我说这家里总缺了点什么,妈死了,怎么能没有遗照呢?原来在这。”
林安正欲把照片取下来,老人突然发了疯似的挥出手,在林安胳膊上挠出几道血痕:“不要碰!没有人了,小妤也没了,都没了!”
老人一见爱人,模糊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声泪俱下,哀嚎声直刺耳膜。
姜北拍着他的背,接过警员手里的温水,一点一点地喂。老人喝不下,起伏着的胸腔里发出微弱的鸣响,只张着嘴大口喘气,双眼瞪得老大,像濒死前的最后挣扎。
姜北心道不好,将人一把捞起:“杨朝去把车开过来,联系市医院的急诊科,林安你在这儿守着,回局里让老王抓紧时间!”
第19章 医院。
凌晨五点半,市医院。
姜北去取江南的片子,骨科医生扶了扶眼镜,盯着屏幕深深地叹口气:“唉~”
姜北的神经立马紧绷起来:“!?”
医生瞥一眼他,忙解释:“我就是累了,别紧张。”
“……”
“患者呢,没来?”医生喝口水,说,“胳膊没事,骨头没断,年轻人身体抗造,但凡大个十来岁,骨密度降低不经砸都得打半月石膏。回头拿冰袋红花油敷敷,消肿活血,多运动运动,避免出现瘀血。”
姜北觉得医生口中要打半月石膏的大龄青年是他,摸了摸鼻子,拿上片子打完招呼走人。
杨朝从急诊室出来,忙出一脑门的汗,打理完这边又匆匆赶到骨科。
“温妤她爸怎么样了?”姜北问他。
“没大碍,”杨朝说,“年纪大,三高人员,一激动就犯病,这会儿已经睡下了。我总感觉他知道些事情,他还记得温洪亮骂温妤。”
“知道也没大用,司法鉴定一出来,以他的精神状态不能做证人,说的话最多供我们参考。”姜北去楼下取冰袋,杨朝稀里糊涂地跟着他走。
“——温洪亮仗着他爸老年痴呆顶不了事,虐待未成年,咱们凭这个先把他拘了再说!”
“温妤身上没有伤,□□不成立,”姜北说,“精神虐待无法鉴定。”
温洪亮狡猾,对温妤从来都是精神施压,又在外树立了好家长的形象,即使温妤向他人控诉,对方也只会觉得这小姑娘不懂事,毕竟家长教训小孩再平常不过了。如果温妤继续说,大概会得到一句——你哥关心你才会骂你,隔壁家的小孩不听话,你看你哥骂他(她)不?
谁会相信小孩子呢,大人不论做什么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反衬得小孩小题大做。
姜北拿了冰袋,走过转角,看到江南在走廊上瞎溜达。也不知该说他的生活习惯好还是不好,一到晚上,他便睡神附体了,走哪睡哪,但不管睡得多早,白天一样起不来。下午五点钟的课,他能赖到4点半,而后跟搞突击似的爬起床洗漱,随便扒两口锅里的剩饭弹射出门。迟到是不存在的,哪条路不堵车,路口的红灯亮几秒他全知道,时间卡得非常准,绝不早到也绝不迟到。
他现在是睡神状态,拎着只便利店的袋子,把走廊的椅子全看了一遍,似乎是没找到称心的铺位,屁颠屁颠地准备溜到下一层。
市医院床位不够,走廊上还躺着些患者和陪护家属,全在休息。姜北没有大声叫他,给他发了条消息。
远处的江南脚步一顿,摸出手机,屏幕上弹出对话框。
【——后面,到我这儿来。】
杨朝是十分不乐意当千瓦大灯泡的,但江南去院外的24小时便利店买了饭,拿上饭就跑好像不太礼貌,怎么着也得吃完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