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师兄说过 thymes 2977 字 4个月前

灵璘也气得脸色上来,却被掌门制止。灵霄淡淡道:“瑶山既作此想,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原以为王庭在仙门这里提出重启镇印,无异痴人说梦,可才刚开始,就有两派各执一言,僵持不下。

舟船上的众人有的看正清,有的看瑶山,为这名门大派间难得摆到了台面上的矛盾而紧张。兴许今日过后,他们会忧虑仙门之中是否会因此生出新的波澜,不过现在……大多数适逢其会者只是全神贯注,不想放过半点细节。

此事,见正清瑶山都已有所表态,余人目光逐渐转向毓秀那边。及至此时,许多人才忽然明白了钟溪会与毓秀同行的意味——既然钟溪这位代掌门唯毓秀马首是瞻,那么毓秀的态度,足有着两笔的分量。

原本众人皆知,毓秀一向与妖族不睦,遇到这种事情,会如何做都不用想;但王庭挑破镇魔之事,使得瑶山一转态度,毓秀这边就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看着舟上沉吟不语的孟君山,许多人都记起,他与谢玄华也有非同一般的交情。倘若毓秀首肯,加上钟溪,那不就直接凑足了开启镇印的半数?

灵璘忍不住说道:“孟师兄,事关仙门同道,你可万不能意气用事。”

孟君山还未答话,他手中的铜镜中忽地飘出一道冷光。

雾烟烁烁,聚成一道剪影,再从影子中透出轮廓来。孟君山神色一肃,恭敬地将铜镜置于案上,须臾间,那雾光已化为一道朦胧身影。

孟君山起身行礼,口称:“掌门。”

仙门中人皆知毓秀掌门长年守山不出,大多数人还是初次见到这位郁掌门的模样。就如他修习的功法一般,即使只是一道模糊的虚影,也显出十分的沉静冰冷。

修士之间的传讯,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相距不远时尚好,一旦到了百里之外,术法的难度也将变得极为棘手,更别说千里传信,几乎没有什么公认的好办法。妖族常用飞鸟为信使,正清则以仪鼎连通四处的宫观,但这些均有局限,也总要隔上好一会功夫。

仙门之中,唯有毓秀于此道有些心得,据说也是他们的修行近于天地山川之故。正如眼下,虽然凝波渡与毓秀相隔不远,但凭一道术法就能将化影投入此处,只怕非毓秀不能为。

灵霄道:“掌门别来无恙?既然化影来此,想必掌门也知道当下所议何事了。”

郁掌门的虚影微微颔首:“是。”

那声音也像是铜器中波荡的水面,带着些微回音,但仍能听得清楚。他漠然说道:“此事,我毓秀不能应允。”

作者有话要说:

理想的围观群众:正清说得对,瑶山也有点道理,为了仙门正义,我们要同心协力!

实际的围观群众:卧槽还有这事?卧槽还有那事?正清瑶山是不是要打起来?孟君山是不是说了不算?是不是要和妖族开战了?但是问题不大,先把瓜吃完再说(

第157章 望凝波(四) 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画船之上,光雾氤氲。这位甚少现于人前的毓秀掌门开口时,凝波渡四下里皆是悄然无声。

只听他淡淡道:“纵使重开镇印,也应依仙门诸派商议,而非此时此刻,在妖部面前匆忙决定。今日妖部以慧泉相挟,焉知明日不会更进一步?”

众人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见得是渊山这一件事,总之凡是妖族提议的,毓秀都不打算附和。

在妖族之事上,毓秀一贯是这个态度,倒也不算奇怪。掌门此番话,无形间也勾起了在座仙门修士那点心思——现在是王庭步步紧逼,各派之间若生不和,岂不是叫妖族看了笑话?

至于妖族走后,想必围绕渊山之事,仙门中也会是一场波澜,但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郁掌门望向瑶山,语气不再那样冰冷:“封掌门此举,任谁都能理解,我亦无权置喙。只是,即使不近人情,毓秀的意思也依旧不变。”

此言之意,就是再无更改余地。仙门众人忙着传音议论,也有不少人看向毓秀船上,自从掌门化影现身后,孟君山便在一旁静立,此时面色平静,只是心里是不是也一样平静,大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西琼显然对毓秀的表态毫不意外,甚至没打算对此稍作评论,而是转头问毓秀船上的另一人:“钟溪这位道友,也是作如此想的吗?”

众人或多或少地松了口气,万一王庭来使与毓秀掌门呛声起来,搞不好直接就要开打。至少现在看来,这聚会还能多延续一会儿。

钟溪的弥雁轻声说道:“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