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皇上也赞成这个国士院,不过咱们还是不能同意。
今天的朝议结束之后,康熙收到了很多臣子的求见请求。
康熙:啧,失策了。
他没想到儿子给国士们要的品秩太高,这个想要推行,可能还不如选一两个有卓越贡献的给他们封个爵位顺利。
苏辰下朝后跟着他阿玛去了乾清宫,看着一个个递进来的请求,这简直是群情汹汹啊,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也太霸道了。
康熙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臣子们希望这个局面一直保持,皇帝也希望。”
苏辰:“阿玛,您不会真要食言而肥吧。我给国士争取的,也就只是俸禄待遇而已,根本触动不了天下读书人的利益。”
这么小气,别的人只是分一个小小的饼边都不乐意。
康熙说道:“自然不是,阿玛只是想说,能不能把这个俸禄降到五品以下?这样扯皮的时间能短一些。”
“不摆出千金买马骨的态度,怎么能让天下有才的人对国士名誉趋之若鹜呢?阿玛,您想不想有一天能坐上一日两千里的高铁?想不想坐上能飞到天上的飞机?”
康熙:儿子说的这些东西的确很诱人。
“辰儿,你想的这些东西,也不能太过当真。”他心疼的说道,都怪做阿玛的没本事,连一个好车也不能让人造出来,害得儿子做这样的白日梦。
苏辰震惊:“阿玛,你不会以为我说的高铁都是我瞎想的吧?我,我小时候做梦的时候见过那样的车。”
果然是做梦。
不过孩子做这样的梦比噩梦强。
康熙说道:“阿玛尽量给你争取,实在不行,把你属意的人才挑出来,阿玛给他们封爵位。”
梁九功和一屋子奴才都震惊到失语,瞧皇上说的,那些等着给家里孩子挣个爵位的人知道您眼里爵位这么好给吗?
康熙当然要表现出不好给的态度来,要不然爵位大批发,不值钱的东西谁还会奔着这个出力呢。
苏辰却坚定说道:“不行,国士院的事我一定要办下来,第一批一级国士,本来只有五个名额,现在,我要加到十个。”
把那些给皇家烧瓷的、铸铁的、搞烟花的都加进去。
康熙其实觉得自己儿子的想法一点都没有问题,不就是几个国士吗?又不参与国家政事,陈明亮竟然上升到动摇国本的高度。
既然儿子这么坚持,他当阿玛的只好支持了。
保成换下太子蟒服过来找他哥,随后又陪着他哥去换了衣服,两人才跑着去皇家书院上学。
正好卡在第二节课的大课间,学院里的小路上操场上到处都是人,御门听政上关于国士院的议论,这时候已经传到学生们的耳朵里。
因为他们现在每天还有一节账房先生教授的会计课,又都是未出仕的年轻人,对于国士院的设立没有前朝大臣们那样的反感。
比如黄义,他就觉得辰儿只是本人喜欢机巧,才会想给匠人争取地位。
他还担心苏辰被那些大臣欺负了,找来表示可以去跟大伯说一声,叫大伯帮忙在读书人中说几句话。
苏辰同意他的这个提议,又让黄义放心,争取大臣们的意见也就是通知一下,现在可不是民主的现代社会,现代是封建社会。
一言堂,比比皆是。
读书人不是最讲仁义道德吗?唐朝的时候那李隆基想扒灰,还不是身边的人忖度着上位者的喜好给办的?
去道观换个身份的杨玉环就不是杨玉环了,她就遮头遮面不露脸了吗?
没有啊。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隆基找的是他儿媳妇,那些自诩仁义礼智信的读书人们,可有一个站出来批评皇帝:你这个是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
由读书人脱胎而来的大臣们,只是能红着脸争辩两嗓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