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是大清南疆重要关口,也就是后世的友谊关。
其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曾称鸡陵关、大南关和界首关。位于广西凭祥西南十五公里处,踞大青山、金鸡山(古称锦鸡陵)隘口。与西北的平而关、水口关合称“南天三关”。
明洪武元年(1368)为巩固南疆,改建为两层门楼后易名镇南关。又在金鸡山陡壁上修筑炮台数座俯控关口。关城附近山峦重叠,谷深林茂,地势险要,为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古有“南疆要塞”之称。
吴可站在镇南关高高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热闹喧嚣的场面好一阵感叹。
好好的一座雄关要塞,如今却成了商贸繁华之地。
关口前后二十里方圆,广西境内一座大型集市拔地而起,而在安南境内也同样一座大型商贸集市火速崛起。
尽管和占据安南北部地区的黄鼎凤部还处于敌对状态,但架不住双方都有商贸方面的需求。黄鼎凤部初到异国它乡,自然对于家乡土特产以及食物特别想念,有需求就有市场广西方面此时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而百废待兴的广西,也需要足够的商业利益刺激地方经济,临近的广东是一个选择,而安南国北部地区同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目标。
依托广州繁华的经济,加上同属两广总督辖下,自然是最好的合作选择。可问题是广东经济能带动的广西地区,是以梧州以及桂林还有南宁威核心的精华地带,这里本就是广西最富饶的地区没有广东拉帮地位也不会降下来。
与安南国做生意就不同了,不说这是正经的对外贸易,而且惠及到的地区正是广西南部最偏僻落后区域,经济不发达贫穷落后就是这里的最好注释,可是与安南国的对外贸易却彻底拉动了周围州县的经济发展。
这本来是不可能发生的是,无论是之前的安南国还是后来逃到安南北部的黄鼎凤部,跟大清的关系都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得上仇视。
之前的安南国两广总督吴可管不着,黄鼎凤部却是有清军的联络人员,而且级别还十分不低,这就给了两方面大做生意的基础。
目前镇南关一带的贸易十分活跃,无论是对于广西还是黄鼎凤部对此都十分满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也增强了各自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吴可自然不会跟黄鼎凤展开‘亲密’‘友好’的双边会谈,他在镇南关只停留了三天,和秘密赶来会见的熊光宇深谈了一次,随后便在总督卫队的护卫下返回广东。
等到出巡一圈的总督行辕返回广州之时,又到了秋收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