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熟人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1799 字 4个月前

“哈哈梦臣老弟,什么风把你吹到这来拉?”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堂,桂良正一脸开心的迎接吴可这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访,眉梢眼间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哈哈,总理衙门这么大的牌子摆这这里,我要是不来拜拜码头,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啊!”吴可满脸轻松跟着调侃了句。

“这话怎么说的,有我桂良在衙门里还有人给老弟你找不痛快不成?”

桂良双眼圆瞪,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摸样恶狠狠道,看得周围的总督衙门官吏好一阵咂舌,没想到自己老大跟两广总督的关系竟好到这份上。

“说笑了说笑了,两广地处南方沿海地区,与各国洋人打交道的地方多得很,以后也少不得要麻烦总理衙门的各位同僚!”吴可轻轻一笑没接这话茬,抬眼望了一圈正堂里来来往往的官吏轻松转移了话题。

桂良笑了笑也不说话,热情的邀请吴可参观新设的总理衙门内部,吴可欣然应允起身着着桂良向衙门后院说说笑笑行去。

总理衙门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原为大学士赛尚阿的宅邸,于设立的同年改建。总理衙门的东半部为大清最早的外语教学机构京师同文馆(今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前身),西半部为各部院大臣与各国使节进行外交活动的场所。

总理衙门的成立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朝廷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

等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

咸丰十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他们为了控制朝廷中抠,不愿意以“蛮夷”的身份同带有封建社会衙门习气的朝廷所辖外交机构“理藩院”打交道,同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对待他们这些列强使节。

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使恭亲王奕訢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

1861年1月,奕再上《统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有效地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奏折指出:“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1861年1月20日得到咸丰帝批准。

这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的原由和经过,基本没费什么周章。吴可跟随桂良参观衙门里的一个个部门,对于总督衙门的权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属机构有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另有司务厅、清档房、电报处等机构,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管辖南、北洋通商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也有自己的银库,可谓权势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