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这样的天气,将萨克斯换成小提琴也不错。

他开始演奏起第一个音符。那是《一步之遥》的开头。提琴声夹杂着雨声,就像探戈的舞步,一点点敲击在进藤光的心头。一步之遥,就差那一步,可是穷尽一生似乎也达不到。

这支曲子不长也不短。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的时候,外边的雨也停了。

进藤光忍不住出神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塔矢亮是在为谁而演奏呢?

第二天,他们走进了离公寓最近的那家电影院。灯光全暗下来,椅背的红色也模糊不清。随着音乐的奏响,电影开始了。

这是一个不算复杂的故事。

横山是一个在东京学习浮世绘技法的青年,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名异国的商人。商人看中了他的绘画才能,送他去了欧洲,进入一家著名的绘画学院。横山曾在日本度过了十五年,后来又在欧洲度过了四十年。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两名杰出的女性,也经历了轰炸、战争……等他回到亚洲的大陆上时,他已经不再青春年少,而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年男人了。

横山遇见的第一名女性,是和他同龄的,前往欧洲留学的一名来自京都的贵族小姐纯子。

他们是在一场舞会上碰见的。横山关注色彩,因此他第一眼就看见了纯子身上闪闪发光的,层叠不一的亮银色。那让她整个人仿佛都镀上一层柔光。

她非常美。尤其是令他怀念的亚洲面庞。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他遇见的第二位女性,是一个有着蓝色眼瞳的英国人。她的金发在阳光下如绸缎般闪耀着,那双蓝色的眼睛仿佛会说话。她叫爱丽丝。

爱丽丝一见到他,就请他为自己画一幅画。但横山以自己画技不佳为由回绝了。她听到拒绝,只是趴在窗台上微微笑了笑,说她可以等他,在日后的某一天。

可在这之后,战争爆发了。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无论个体伟大与渺小,都无法幸免。

纯子离开了欧洲,搭上飞机前往美国。爱丽丝也不见了。横山只来得及收到她的一封信,告诉他,她将会永远守护她的伦敦。

横山没有办法回信。他不知道应该把信寄去哪里。

在伦敦大轰炸中,他被迫截肢了一条腿。

等到战争结束,等到他五十五岁的那年,他登上了去东京的飞机。那时,他已经是举世闻名的画家了。

横山回到了自己位于乡下的老家,继续作画。他偶尔会在东京的街头闲逛。他会遇见纯子吗,那个曾经第一眼惊艳他的人?他会遇见昔日的朋友吗,还是他们已经变成了战场上的刽子手,泥土里的亡魂?

但并不是。那天,他背着画板,在某一个春天的傍晚,在东京的街上,遇见了同样已到中年的爱丽丝。

爱丽丝一见到他,就笑了:“可以给我画一幅肖像吗?”

横山点点头。

他们来到一家咖啡馆里坐下。爱丽丝摆好了姿势,横山一笔笔在画板上勾勒出她的形象来。等他画完之后,爱丽丝轻轻地拿起了那幅画。“横山,”她问,“你画的,究竟是年轻时的我,还是现在的我呢?”

画作上的女人,脸上有着中年人的皱纹,皮肤也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细腻和光艳夺目了。她的蓝眼睛,变得有些混浊。而横山的黑色的眼睛,依旧是那样深邃。

随着音乐的缓缓响起,横山说:“不。我画的是我记忆中你的灵魂。它那么美丽,不随年华和容颜的逝去而凋零。”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的镜头,是街道上盛开的樱花。樱花开了,春天就来了。

走出影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霓虹灯高高挂着,在夜之幕布上闪闪发亮。进藤光还沉浸在故事里,久久难以忘怀。这是一个哀伤而美丽的故事。

他问塔矢亮:“你觉得,横山究竟爱不爱她们呢?”

横山究竟爱的是纯子,还是爱丽丝呢?

塔矢亮想了想,“或许他只是对她们有好感。并没有真正地爱上谁。”

“那你说,他对谁的好感多一点?我觉得是爱丽丝。”进藤光说,“他都为她作画了。就像……”

他的喉咙里突然有什么语句蹦了出来。“€€€€就像€€€€音乐家为自己喜欢的人而演奏。”

第31章

说完这句话后,进藤光的喉咙哽住了€€€€他说了什么?他在期待些什么?这些模糊的句子的含义又是什么?他说的时候那么自然,就像喝水一样。可话音落下之后,他甚至不敢去看塔矢亮的眼睛。那是钢琴师和提琴手的眼睛,那是辩论手的眼睛。就像黑暗中的探射灯,将一切隐秘的东西暴露出来。

塔矢亮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