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吐蕃来访

东南沿海的三季稻广泛成熟,原本是毒虫遍地、地广人稀之地的岭南,现在却成了大唐着重开发的地域。

一批又一批的犯人和官奴,不再被轻易收押成仆人,而是派遣到岭南,到那里去垦荒种植三季稻。

徐阳当初的这条建议,现在已经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刻。

今年冬季,三季稻的最后一次收获,岭南大熟,亩产三十石,颇有一地担天下之势,朝中的文武百官都笑的合不拢嘴。

巨大的海船,走海路将那些白花花的大米运到洛阳,洛阳粮仓已经堆满,再发往各州各县。

长安的米仓早已经被堆满,因为第一季三季稻就是直接运往长安的,现如今的长安,已经吃不下更多的粮食了。

大唐似乎突然迎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奇景象,那就是天下无饥民。要知道,从李渊退位,李二接手政权算起,这才短短两年的工夫,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隋炀帝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本来以为没有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大唐是恢复不了元气,可是现在的情况,硬硬生生的把那些悲观者的预测击个粉碎。

大唐百姓不知为什么,文武百官也不知道为什么,甚至连李二都不太清楚为什么,可是徐阳却一清二楚。

这世界上最快的发展自己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侵略。不要说这句话没有人情味,太赤裸,事实上无论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宇宙进步的法则,侵略,真的是发展壮大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不过,侵略在另一方面,也代表着风险,如果不能侵略成功,那就要陷入侵略的泥沼,不断加大投入,直到侵略成功,或者失败,二战时的日本就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