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四年和三五年间,陕西红军迅速扩大,提高了素质,多少稳定了他们所在的地区的情况。成立了陕西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一所党校,司令部设在安定。苏区有自己的银行、邮局,开始发行粗糙的钞票、邮票。在完全苏维埃化的地区,开始实行苏维埃经济,地主的土地遭到没收,重新分配,取消了一切苛揖杂税,设立了合作社,党发出号召,为小学征求教员。

这时,刘志丹从红色根据地南进,向省会进逼。他攻占了西安府外的临潼,对西安围城数日,但没有成功。一个纵队南下陕南,在那里的好几个县里成立了苏区。在与杨虎城将军(后来成了红军的盟友)的交战中遭到了一些严重失败和挫折,但是也赢得了一些胜利。军内纪律加强,土匪成分消除后,农民就开始更加拥护红军。到一九三五年中,苏区在陕西和甘肃控制了二十二个县。现在在刘志丹指挥下有二十六、二十七军,总共五千人,能与南方的西方的红军主力有无线电联系。在南方红军开始撤离赣闽根据地后,陕西这些山区红军却大大加强了自己,后来到一九三五年,蒋介石不得不派他的副总司令张学良少帅率领大军来对付他们。

一九三四年末,红二十五军八千人在徐海东率领下离开河南。十月间他们到达陕西南部,同刘志丹所武装起来的该地一千名左右红色游击队会合。徐海东在那里扎营过冬,帮助游击队建立正规军,同杨虎城将军打了几次胜仗,在陕西南部五个县武装了农民,成立了一个临时苏维埃政府,由陕西省“契卡”的一个二十三岁的委员郑位三任主席;李龙桂和陈先瑞为红军两个独立旅的旅长。徐海东把这个地区留给他们去保卫,自己率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在成千上万的政府军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了苏区,一路上攻占了五个县城,把马鸿宾将军的回民军队两个团缴了械。

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在陕西北部的云长整编为红十五军团,以徐海东为司令,刘志丹为副司令兼甘晋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九三五年八月,该军团遇到了王以哲将军率领的东北军二个师,加以击败,补充了新兵和亟需的枪支弹药。

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八月间陕北来了一个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一个名叫张敬佛的胖胖的年青人。据告诉我消息的人(他当时是刘志丹部下的参谋)说,这位张先生(外号张胖子)有权“改组”党和军队。他可以说是个钦差大臣。

张胖子开始着手收集证据,证明刘志丹没有遵循“党的路线”。他“审问”了刘志丹,命令刘志丹辞去一切职务。现在可笑的是,或者说奇怪的是,或者也可以说既可笑又奇怪的是——不过,反正这是遵守“党纪”的一个突出例子:刘志丹不但没有反诘张先生凭什么权利批评他,反而乖乖地接受了他的决定,放弃了一切实际指挥权,象阿基利斯2一样,退到保安窑洞里去发闷气了!张先生还下令逮捕和监禁了一百多个党内军内其他“反动派”,心满意足地稳坐下来。

就是在这个奇怪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南方的红军先遣部队,即在林彪、周恩来、彭德怀、毛泽东率领下的一军团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他们对这奇怪的情况感到震惊,下令复查,发现大多数证据都是无中生有的,并且发现张敬佛不仅越权,并且本人受到了“反动派”的欺骗。他们立即恢复了刘志丹和他所有部下的原职。张胖子本人遭到逮捕,受到审判,关了一个时期以后,分配他去从事体力劳动。

这样,在一九三六年初,两支红军会合起来尝试著名的“抗日”东征,他们过了黄河,进了邻省山西,仍由刘志丹任指挥。他在那次战役中表现杰出,红军在两个月内在那个所谓“模范省”攻占了十八个以上县份。但是他在东征途中牺牲的消息,不象许多其他类似的消息那样不过是国民党报纸的主观幻想。他在一九三六年三月领导突击队袭击敌军工事时受了重伤。但红军能够渡过黄河靠他攻占那个工事。刘志丹被送回陕西,他双目凝视着他幼时漫游的心爱的群山,在他领导下走上他所坚信的革命斗争道路的山区人民中间死去。他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3来纪念他。

在保安,我看到了他的遗妻和孩子,一个六岁的美丽的小男孩。红军为他特地裁制了一套军服;他束着军官的皮带,帽檐上有颗红星。他得到那里人人的疼爱,象个小元帅一样,对他的“土匪”父亲极感自豪。

但是,虽然西北这些苏区是围绕着刘志丹这个人物发展壮大的,但不是刘志丹,而是生活条件本身产生了他的人民这个震天撼地的运动。要了解他们所取得的任何胜利,不仅必须了解他们所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要了解他们所反对的东西。

1中阳在山西省,怀疑此地为甘肃省镇原县之误——译注。

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因与统帅亚伽梅农争吵,生气退回帐篷——译注。

3即保安——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