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拼死竞争的一个长期战争。在这战争中,各自竞争着大陆的盟主权和他们五万万的人口。并且在这个目光远大的透视中,最后的决定将不单靠军备,而是要靠亚洲战略的二个重要因子——时间和空间。

要顾及日本从近位首相所谓的“中国事件”发生以来所获得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的目标。根本上,这是很简单的。事实无需再用疑惑,日本是切望着想征服中国,把白种人赶走,而最后想统治整个亚洲的。不合理的么?不可信的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想。但是在东方住了十来年以后,在这一点上,我已经给日本军阀所说服了。——给他们那种率直的宣言和再三的行动——证明这是他们计划的理论。并且,他们也已经说服了我,说是实现这个小计划的可能性的宗教信心,是日本军阀统治着脑中在二十世纪的中心事实。

但是不论什么事总是逐步进行的。在现阶段的侵略声中,军事上的目标只是在实际上管辖华北,内蒙古,和西北的一部分——约三倍于日本本部的面积——这是日本希望把它们变为像满洲伪国一般的殖民地的。同时在华中和华南方面呢,日本或许只要在他的卵翼之下设立几个伪组织就够了。

在经济上,中国各处严重的实业竞争必须像在满洲国一样的加以破坏,以为一劳永逸之计。日本希望能独占全中国的天然资源,交通和她的人工,劳力,市场。

在政治上,目标已经扩大了。所有实权像近卫首相说的“蒋介石政府”必须推翻,中国的人力和物力也必须复兴起来以便将来在日本的领导之下和西方列强的抗衡中助成中国的征兵制度。这便是日本“亚洲门罗主义”,“中日合作”以及“巩固远东和平”的梦想。

这就完备了。在战略上,靠着这些行动,日军希望把从高丽越过蒙古平原一直到中央亚细亚的国防线都武装起来。把俄国东南部的边疆用堡垒包围起来,这样,便破裂了所有中俄的接壤。并且沿着富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设防的中国海岸,日本海军计划建筑许多炮垒和海军根据地以实现它在西太平洋中最后的野心。这种根据地,一经建立之后,别国想把它从那里驱逐出去,就不能没有重大的牺牲了。日本海军界的激进派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从那种根据地将来可以攻击或破坏西方各国在南太平洋中的最后壁垒——同时,他们的陆军也可以开始攻打欧洲的门户了。

但是,当然在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进犯华北的时候,它并不想吞噬这么大一块像它现在正想一次嚼尽的一样。但是事态的败露使它不得不背信而贪食过度,甚至或许会因严重的不消化症而致死。不能获得它预期的速战速决,它便不得不侵占比它原来的计划更大了许多的土地。时间渐渐地从日本那里夺去了先占土地以制胜敌人的机会,并且无可避免地,它将被牵累到空间的纷扰中去。在那里,战争延长下去的时候,它将无以自拔。

因为空间和时间——在战略中可以讲作出奇制胜的长期 战和扩大战场的全面战——在力量的相互关系上是中国永远占着优势的二个因子。“速战速决”是战争开始时解决一切日本陆军问题的一个答案。

它需要速战速决,第一,因为要使这次战事不致扩大为主力战。第二,因为要阻止中国人民从一致抗战的团结意志下发觉他们的力量。第三,因为日本不但需要在这次战事中保持它一等强国的地位,并且还想从这次战事中表现出它在经济和政治上足够和反对它的列强周旋而有余。第四,因为要保持它的国外贸易,要立刻开拓它征服的土地,以及保持中国的经济基础使足够抵偿它在战事中的赔款。最后,因为要阻止任何国内叛变或社会革命的发生,不得不在日本人民开始感觉到他们可怕的财政负担的痛苦之前,带回去一个完全胜利的结果。

但是在执笔写这篇文的时候,大多数日人认为至多不过延长到六个月的战事,现在却已经是它的第二年了。并且结束的日期还不一定。因为它不能在空间和时间二方面去限制这次战事,日本对于上面列举的最初二点需要已经是无疑的失败了。并且可以预言的,它在第三和第四点上也不会成功。假使它在最后一点上又失算,那么,日本的太阳或许不会在一个新帝国的天空高升起来,却很有可能在它曾经经验过一次的失败上没落。

日本的根本错误是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战略不能同时并进,尤其是它的军事战略不能在中国及国际间和它的政治需要相调整。从一种纯粹军事的眼光来看,大多数的观察者都同意:日本的战略在整个上说起来是健全的,有许多地方甚至是很超越的,并且在立即实现它的目标这一点上是相当成功的。但是它最大的错误是:在发展它的军事战略中,日本却没有运用一种狡猾的政治战略,因此便破坏了它出奇制胜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