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
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
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
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
惟杜邮、钟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
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他认为白起、韩信、
斛律光、岳飞四人被谗而死,虽令人感叹,但于国
家存亡无关,不及袁崇焕事件影响深远。
李济深《重修明督师袁崇焕词墓碑》:“论明清
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叶
恭绰谒袁崇焕墓诗:“史笔只今重论定,好申正气息
群纷。”注云:“近日史学家钩稽事实,证明袁如不
死,满洲不能坐大,即未必克入主中原,故袁死所
关之重,有同岳飞于宋。文天祥辈尚非其比也。”
6戏剧结构上高潮过后的余波(anticliax),通常译
作“反高潮”,似不甚贴切。
7《清史列传》卷三:“岳托(满清大将,代善之子,皇
太极的侄儿)曰:辽东以久不降,故诛之。杀永平
人,乃贝勒阿敏所为……六年正月,(岳托)奏言:
前克辽东、广宁,汉人拒命者诛之,复屠永平、滦
州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