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香港奇案志(下)

猛鬼差馆 摆花街表哥 3439 字 3个月前

各种冲突当然也不乏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随着两地交流越来越多,经济发展、贸易合作、旅游交通等,引起各种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包括走私、省港旗兵、大陆新移民、文化冲突等,最多当属男女问题,包括婚姻问题、北姑问题等。其实这段文字我一直考虑要不要写,因为涉及太多地域、观念和偏差问题,可能写出来大家都会有意见,甚至骂我,我看到之前因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大家都会争吵不休。我仔细的想了一下,这些事实确凿存在,而且世间百态,我只是做为一个转述者或者客观描述者,正如我开篇所提,看不见的事物不代表就不存在,是不可避免要面对的信息,希望大家抱着了解事实的态度来理解,不要再用抵触的态度去批判,我不能“传道授业解惑也”,也绝对不想引起大家阅读心情的不愉快。

今年2月11日,一名二十二岁的姓冯持双程证来港妇人,疑因换尿片问题与家姑争吵后,突然情绪激动于将军澳富康花园住所企图跳楼,结果由消防员、区议员及警方谈判专家合力劝服回安全地方,遏制住一起恶性案件发生。四十一岁麦港男任职中港货车司机,月入一饼唔够,娶了一位35岁的徐娘半老的刘姓大陆老婆,后成为新移民,任职酒楼侍应,育有一十岁女儿。大陆老婆相貌很好,酒楼当侍应招呼周到,没过多久泊了新码头,港男认为刘女不甘捱穷,于是伤心欲绝,更一度自残身体企图寻死,但大陆老婆刘女称已与情人分手,港男始放弃轻生念头,夫妇其后和好。一个月后港男又发现刘女泊了新码头,且性情行为有异,怀疑存心瞒骗,转往地下再续未了缘。港男带醉返家,因第3新码头问题与大陆婆争执后,爬出窗外扬言跳楼,并致电兄长代为好好照顾阿妈,其兄赶至及时制止通知警方,由于港男情绪激动,被警员和救护员绑在担架床上送院。类似冯女、刘女身份的这种事件隔三差五发生,除去跳楼案件,还涉及行凶、危害他人安全、婚外情导致血案等恶性案件,同省港旗兵作案、北姑卖淫等性质不同,但同样带来社会危害和负面影响。

早在2004年3月,就开始陆续发生“两地婚姻事件”,一名36岁任职巴士司机的姓苏孝顺仔,其妻子持单程证来港与母亲同住后,疑因居住环境狭窄,生活习惯不同,引发婆媳不和。苏妻常为生活小节以及家姑照顾子女问题,与家姑发生龃龉。而苏母自媳妇入住后,认为儿子不及以往孝顺,对儿子有微言,更认为媳妇霸住儿子,对苏妻的不满更多。苏某惨成妻子与母亲之间的磨心,他与妻子的感情亦因此亮起红灯。案发当日,他在荃湾大窝村25楼寓所召开家庭会议后,当着家人面前跳楼身亡,其妻及七旬母亲见状,同因伤心过度,送院治疗。

一方面由于两地人民文化差异、世界观不尽相同,沟通有隔阂,另一方面,很多坏脑港男多是废柴,不懂生活哲学,冇钱冇脑抱着“人有我有”北上娶妻,甚至包二奶三奶至n奶。其实生活环境改变和沟通问题是次要,本身多数港男都是“残缺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太多阴阳怪气、好吃懒做、婆婆妈妈、装腔作势、自命不凡、胆小怕事、满眼金钱、浑身怪癖的人,不是金黄毛就是大肚腩或者耳环扮西化,作为香港男人,都忍不住要说:若要选夫婿,即使选澳门、台湾、海南、星洲、马拉、越南、柬埔寨、 黑鬼白鬼…也好,但不要选港男。

落去香港生活并非一件开心事,真的到了香港才发现,生活在香港这个地方,人都会癫,城市乌烟瘴气,道路狭窄,屈居在斗室,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民生问题众多,男女感情变化快,再多几个“竞争对手”更头昏,不知道有几人感到幸福?有社会学家质问到底北上是“温柔乡”还是“万人冢”,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想法。就这个问题我延伸一下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港女很现实、开放,或许香港因为百年殖民地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历史沉淀,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许是因为没有经历大陆那样的文化断层,总体上分析香港仍然是个很传统的地方,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加上经济发达,港女(包括移居海外)真正嫁给老外的并不多。所以在台湾女、港女、大陆女和海外华人女性中,台湾女人和海外女人这方面比率相对较高,港女在这方面堪称表率!西方已经不再是强势文明,中国越来越强大,这次obaa访华可以参透很多关系和状态,再次申明:我无意讨论政治和民族情怀,在最近“全球巴士”这个热点问题上我想人各有志,追求不同,一句到尾,算我口多多,大家都讲中国话不想争光最好也不要丢架!

2007年2月20日的一起事件搞到港人和新移民的矛盾激化,有单亲新移民学童声称,不够钱买校褛,冬天回校时冻到流鼻涕,平日放学时亦要跟妈妈拾纸皮,帮补家用。当日40多名新移民儿童披上金色斗篷戴上猪面具,在社区组织协会带领下,由中环游走到礼宾府,沿途大喊无钱买校褛、冻到腾腾震,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学返等口号,并要求15年免费教育。收音机中同时传来电台之访问声音,一名大陆口音未脱的女人声泪俱下,诉说在港生了两个仔,抱怨家境贫困,

抗议冇钱买名牌奶罩、冇护肤品、冇补品,学童抗议冇免费大学、冇免费wii、冇免费补习、冇免费学钢琴、冇免费游学。同期发生的还有,大量大陆产妇蜂涌至香港各医院,生下有“ade hongkong”铭牌的婴儿,很多有钱的大陆人摇身一变成了香港人的“爹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记得贴子里之前有位朋友留言说自己的孩子就是在香港出生,此处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

2009-11-20 03:25

数字显示,本港去年出生人口有78700人,持单程证移居本港亦有41600人。78万名新生婴儿中,33565婴儿(占427)属大陆妇所生,当中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所生婴儿更有25269名(占婴儿总数的321)。大陆妇产子后,通常会把婴儿留港由纳税人照顾,令本港人口政策出现变数。亦没有人知道部份离港返回大陆的这批初生“港产bb”何时回流香港,若3万婴儿同时回港升读小学,40人一班,亦要额外开设800班,即等于160间学校班级数目。

对于这些问题有人支持,有人叫骂,舆论也是褒贬不一,其实天下人都有物质欲念,省回一蚊几毫左悭右悭之情况属人之常情,富豪李嘉诚装修新厨房都是左挑右选用较廉价厨房,戴只几百块的日本电子表。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多数网络媒体都打出这样一句话:这群肥肥白白、开开心心的大陆新移民学童,金衣华服,人间何世?

说到两地问题,必须要说及北姑问题,到底算不算“问题”呢?到底是北姑导致了香港某些方面的混乱还是加强了两地之间的“沟通”,真的好难讲,应该兼有之。先从“亡命大飞”说起,一直以来本港色情业主要支柱全是北姑力鼎半边天,一旦缺货香港整个产业链就会坍塌。08年香港色情架步闹鸡荒,妓女成日祈望特区能够准许“一屋两鸡”让妓女同捞同煲,合理合法挣钱。淫业组织“亡命大飞”速递北姑救亡,通过海上偷渡北姑拯救欲海饥民,无奈海上偷渡时,大飞遭恶浪打沉,两北姑怒海断魂,虽然扫黄组成日抓捕非法鸡鸭鹅,但是海中打捞到尸体也为她们的意外死亡感到惋惜。闻者伤心,组织扼腕墓道,大佬沧然泪下,嫖客黯然消魂。咸湿杂志齐齐哀悼:愿她们的灵魂得到安息,来生做个少奶奶,做个幸运的人!杂志赋诗一首,锄和食当缺,大浪仍下海!谁知船中鸡,北姑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