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做我孙女婿

极品学生 张君宝 2083 字 4个月前

省下普通高中生用于学习外语、数学的大量精力去学其他,基本上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在这几个方面,说超越大学生,亦无不可。

碍于年龄生活阅历,比真正在社会上打滚的成年人还略有欠缺,不过这一个多月来天天跟着陈华遥,耳濡目染哥哥的为人处世作风,在实践中与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比得到印证,进步一日千里,脑子又比之前在家灵活百倍不止。

听张末莹这么一说,笑道:“那你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

张末莹道:“我学文科的,怎么?难不成你想考我?我还想考你呢,吹什么大话。”

张末莹的父亲是公务员,偏向文科,见女儿理科不爱学,文科也不爱学,上高中后自主让她学文科。

夏荻蕤淡淡地笑道:“那你考吧。”

张末莹想起前天语文课上老师提的一个问题,问道:“那你说韩愈、柳宗元关于古文运动的理论有哪些在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

唐朝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对唐朝散文创作有重要意义。

在现在来说,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也是高中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每年高考关于此处至少有几分的题目会出现。

对于能够决定学生命运的高考,少至零点五分都能说得上关键,是以老师要求他们连续复习了好几天,任何知识都不能遗漏。

只是张末莹沉湎于电视电脑手机网络,除了问题是什么,答案一个字都写不出,这时正好拿来考考这个大言不惭的小女孩。

夏荻蕤看了一眼陈华遥,见哥哥投身在木乃伊节目中,没半点表示。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思路,以前老师说过的内容渐渐回忆起来,说:“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创作,是在政治上要求以儒学古道整顿秩序,挽救危局,促进中性,他们的理论比较系统明确。”

“嗯?”

夏荻蕤看了眼呆滞的张末莹续道:“一是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二是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三是加强修养,为文养气;四是反对因袭,强调创新;五是陈言务去,文从字顺。”

“哦?”

夏荻蕤仍是不理,道:“这些理论使我们过散文重新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对背诵诗文革新运动,以至明清之际的文学创作都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对现在仍然也有指导意义,我说的对吗?”

这是教科书般精准的答案,小姑娘记性好,但是也不怎么理解其中含义,只能照本宣科。

张末莹愣了好一会儿才说:“呃……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明天上课我问问老师吧。”

陈华遥在旁边插嘴道:“就好像韩愈的《师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从师的重要性在于‘人非生而知之’,他还提出‘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值得注意的新观点。你到底学懂了没有?也好意思来考小荻。”

张老太一直在厨房里偷偷观察客厅诸人,张末莹提问,夏荻蕤回答,陈华遥补充,显得十分完美流畅。心中不自觉的忖道:“我早就说过要叫小遥来给莹莹当家庭教师,辅导她的功课。小遥把才十二岁的妹妹教得这么好,教高中的莹莹还不是小菜一碟?只要他肯,以后莹莹努力上进,考上重点名牌也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