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南州最大的木工坊。”
“前些年被我收编了,现在由少史府管辖。”
铁官是朝廷的,攻城器械甲胄兵器等,都是铁官负责的。
他们负责战时的锻造,以及平时补充各地的武库。
当时江枫无法插手铁官,只能自己暗自折腾点什么。
所以,她就有了木工坊。
说是木工坊,其实是她以前的军工坊。
里面做的都是军械,更民用木工无关。
“此弩重曰十斤七两,可连发十箭,装填方便,”管事在一边点头哈腰,负责给江枫介绍的是一名科研部学者,他道,“如果材料供应的上,按祭酒所说那般模具浇筑,流水线生产,光本坊便可日产千具,如果不够,还能再建造几条生产线。”
江枫不置可否,“箭矢呢?”
学者蹙眉,“如是铁箭,那速度自然很快,相比连弩,箭矢不过箭杆箭镞两个部件,估摸能日产十万以上,但是……”
余殊接到,“南州没这么多铁可以浪费。”
铁箭太耗铁了,最优秀的材料要优先供应甲胄,其次是兵器,用来做箭太奢侈了。
江枫思索,“主要是开采和冶炼需要时间,产量跟不上。”
生产力才是最大的限制,否则是可以全部铁箭的。
至少那些大中型床弩,是完全可以全用铁箭的。
但是个人轻弩,就不行了。
三四阶武者虽然体力不错,但是背着几十斤铁箭,还有甲胄,兵器,弩,粮食等等,还没上战场人都要累坏了。
学者没有管事那种惧怕,他很直率的摊手,“所以,弩矢的产量依旧受限于传统产量,我们也试着研究了一下,但是又放弃了。”
“弓矢需要手动削直木杆,然后阴干刷漆,对于韧度和重量都有要求,我们很难对这点进行改进,不如将精力投入其他方向。”
手中铁弩散发着金属的冷芒,江枫摸了又摸,“我非常满意,此弩是由哪些人研究负责的?”
学者的眼睛终于亮了,“由组长,我还有其他三位同事一起研究的,此外还有少史府几位老匠提供支援,她们分别是……”
江枫听完,“我很满意,每人二十金,再接再厉。”
那学者眼睛都溜圆溜圆的,兴奋的大叫,“多谢魔主!”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进而已,他们几乎没怎么动脑子,一点都不难!
二十金啊!
要知道,现在南安买一个四进的院子,也不过二十金左右。
一个正常的四阶护卫,也不过月二三钱左右。
现在南安粮价约莫二三十钱一石,换算一下,一个两千石太守,年俸禄也不过二三十金而已。
魔主太大方了!!!
学者跟打了鸡血一样,斗志噌噌噌的拔高,他稍微弯了点腰,紧跟在江枫身侧,小声叙述弓。弩组接下来的研究方向,非常非常的主动。
科研部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部门,有自己的基地,包吃包住,工资高,完成了任务奖励还好,还有休假,平时时不时送衣物粮油,还有医者守候,兵士保护。
南安很繁华,青冥山风景也很好,附近还有图书馆和武场,闲暇时可以看书,或者看宣武军羽林军踢蹴鞠。
在此基础上还能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简直天赐的工作,还好他来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