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送鱼苗的技巧

张巧儿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就发现齐大郎几人捉鱼的法子其实很简单———齐大郎先在水不深的地方竖个用竹篾编制的、有着细小筛孔的圆筛子,然后由张大郎到上游砸些小石头把鱼儿往下赶。

那些鱼儿一受到惊吓就纷纷往下游逃窜,也就必然要经过事先竖好的圆筛子,那圆筛子的筛眼儿不大、只容得小指头一半长的小鱼苗儿钻过去,稍大一些的鱼儿只能被挡着过不去。

这样一来,略大一些的鱼儿就都被过滤掉了,而那些没被过滤掉的小鱼苗一钻出圆筛子,齐大郎几人就手脚麻利的用筛孔同样十分细小的笊篱捞鱼!能钻过圆筛子的小鱼苗大多细若针芒,于是齐大郎几人随意拿笊篱往水里一捞,就能捞到不少活泼乱跳的小鱼苗!

而齐大郎他们一捞到鱼苗,马上就招呼张巧儿拎那装了水的木桶过来接鱼。不过这鱼苗得大小差不多,因此齐大郎很快就指点了张巧儿一番,让她取了一旁那口圆底尖状、似笊篱的物事,覆之以布、放入水桶之中,用它把水桶里稍微大一些、不能当鱼苗的鱼儿再过滤出来。

齐大郎之所以要求大家伙儿反复过滤鱼苗,目的是为了确保装在同一只水桶里的幼苗的安全———有些大鱼会吞噬小鱼苗,并且大鱼一多、还会让小鱼苗的生存环境变恶劣,没一会儿就纷纷翻了白肚。

几人都有了分工后,一整天不停的捞下来、收获倒是十分可观,事先备下的十个木桶都慢慢的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鱼苗,齐大郎估摸着那些鱼苗能换个几吊钱了、才让大家停了手。

因去东坑镇一来一回要花费一整天的功夫,所以只能第二天一早出发。于是为了让鱼苗好好的活着,齐大郎几人只能先把鱼苗倒到用竹篾编制的、同样有着细小筛眼的竹篓子里,然后把竹篓子绑了绳子浸泡在河里最上游的浅水里。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大家伙儿便都寻了不同的借口溜出了家门,张巧儿和张大郎兄弟一起赶到河边后,才发现齐大郎兄弟带了不少“装备”过来———有竹篓、小桶、小篮子、炒糠等等。

其中那十个似桶的竹篓,据说是用竹丝做的,内里还糊了一层漆纸,专门用来贮放鱼苗,是齐大郎特意请竹匠编制的。齐大郎只说他带的那些物事,都是护送鱼苗的必备物事,至于具体用途他却故意不说、吊大家的胃口,只让张大郎兄弟赶紧把浸泡在河里的竹篓拎起来,把里头的鱼苗倒到那特制的竹篓里。

齐大郎几人把鱼苗都倒入特质的竹制容器里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往东坑镇赶去,路上齐大郎每隔一定的时间、就会吩咐其余几人做三件事———一件是喂小鱼苗吃炒糠,第二件是让张二郎他们不断的摇动装鱼苗的竹篓;

第三件则是每每经过溪河水塘,齐大郎一定会让大家停下来、利用小木桶汲换新水,短短半天功夫的路程、已经不厌其烦的一连换了好几次水了。

张巧儿见了心里十分好奇,每每齐大郎吩咐其他几人做这些事时,她总是会向齐大郎投去好奇的目光,大有想要他解释解释的意思。

可没想到齐大郎却傲娇了———每当张巧儿觉得好奇时,齐大郎总会骄傲的挺起胸脯、昂起下巴,然后酷酷的叮嘱张二郎要注意这个、注意那样的,但偏偏就是不说为何让他们那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