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木说完见吴氏脸上满是担忧之色,生怕她会胡思乱想、于是只能无奈的再补了句:“大妹你也别瞎担心了,我可是你嫡亲大哥、你是我唯一的妹子,我自是不会做出什么害你的事来!你且等我拦了花轿回来细说。”
吴三木说完便拉着张大郎兄弟下了船,上了竹筏后急忙忙的往岸边撑去,一上了岸就让张大郎兄弟带他抄小路,打算走另外一条捷径、才能赶在花轿抬进城前把它拦截住!
这抬张三娘的轿子走得不算远,因此吴三木几人抄了近道后很快就将轿子截住,随后吴三木哄那些轿夫说亲事生变、事关重大,让他们把轿子先原路抬回去。
因不是正经婚嫁,女方家人没资格跟着到男方家去,所以陈氏、马氏都没跟着轿子上路,跟在张三娘身旁的只有一个媒婆并几个轿夫,都是些怕事不想担事儿的外人。
因此吴三木一哄他们说事态紧急,他们马上就乖乖的掉头,也不管轿子里头的张三娘依不依、直接把张三娘抬回了陈家。早早就在村口候着的张大海夫妇和张巧儿也一并去了陈家,大家都想弄清楚这吴三木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到了陈家、吴三木见人都到齐了,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张三娘不能送到于家去为妾,否则便会毁了我两个外甥今后的前程!”
吴氏一听事关两个儿子的前程,当下就心急的追问道:“大哥何出此言?这三娘为妾和我们家两个小子有什么干系?怎会毁了他们的前程?”
吴三木还没来得及答话,那马氏就冲出来、发疯似的扯起他的衣服来,撒泼骂道:“你这个天杀的疯子,好端端的你跑去拦我们家三娘的花轿做什么?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了,我们家三娘嫁人干大房两个小子什么事?我看你定是嫉妒我们家三娘得了个好归宿,所以才故意没事生事的胡乱捣乱、让我们三娘无法顺顺利利的嫁到于家去!”
吴三木虽然以前也算是个读书人,但性子却和吴氏一样十分彪悍,只见他当场就毫不客气的一甩手、把马氏给甩得差一点摔倒,随后才缓缓的道出他急忙忙赶来拦花轿的缘由:“大妹、大妹夫,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这吴三木年少时也曾到州学读过几年书,并且还参考了几次科举,可惜却次次都落榜、连乡试都没能通过,最终见出仕无望才安安心心的下了田、当起那种地的庄稼汉来。
这吴三木虽然没能考过乡试,但却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也借着读书增长了不少见识,更是对北宋律法、尤其是和科举有关的律法十分熟悉,深知这良民一入了贱籍,影响的不仅仅只是自身一人!
中国古代的贱民一直包括奴婢(奴隶),北宋自然也不例外。
且这良贱区分并非等闲———一入贱籍,不但生活方式不得同于良民,且“不能应考出仕,不能与良民通婚,与平民之间的伤害罪、也不能以凡论而适用一般的条文,法律上实际承认良贱为法律地位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