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一惊一喜

张大郎兄弟和家人道别后很快就登上马车,倒是齐大郎憋了好久才趁着几个大人不注意、把张巧儿拉到了一旁,别别扭扭的向张巧儿许下承诺:“四娘你放心,我一定会顺利考过乡试,接着考省试、殿试,将来也一定会金榜题名、不会叫你失望!”

离别在即,张巧儿也没了捉弄齐大郎的心思了,只趁着这个机会履行当初许下的承诺,落落大方的说了几句鼓励齐大郎的话:“齐大哥哥,虽然我从没当面夸赞过你,但你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最聪明、最博才多学的那一个,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刚刚许下的承诺!”

虽然齐大郎知道他们有约定在前,张巧儿一定会在临别前说些好话鼓励他,但他却没料到张巧儿说的话如此言真意切,并且看着他的目光一片坦荡、没有半点虚伪和客套,让齐大郎能够清楚的觉察到张巧儿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于是齐大郎当下便觉得有些受宠若惊,竟开心到说起话来有些语无伦次:“四娘,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的心里话吗?还是你故意寻了些好话来哄我?”

张巧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脸狡黠的反问了句:“齐大哥哥,我们从小一块儿长大,你该不会到现在还分辨不出我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说的是玩笑话吧?反正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你要是想不明白那我也没法子了!”

张巧儿从小到大都喜欢和齐大郎唱反调,并且为了不让齐大郎把尾巴翘到天上去、几乎很少夸奖齐大郎,平时更是时不时就打击齐大郎一下……

因此这一次严格说起来、算是张巧儿第一次大大方方的夸奖齐大郎,于是准备参加“高考”的齐大郎童鞋,一得知自己在张巧儿心里的形象竟如此高大,马上就浑身都充满了劲儿,恨不得立刻就一头扎进考场里!

送走齐大郎几人后,张齐两家的人便开始翘首以盼的日子,都希望能早点收到几个小子遣人捎回来的消息,一直到收到几个孩子的家书、得知他们已经平安抵达泉州府了,两家人才齐齐松了一口气。

且先不说几个小子那头如何,却说张家一族中德高望重的老族长,这一日突然把张大海给叫过去说话,并告知他一个重大消息———族里一位早早就离乡为官、后来定居在汴京城的长辈,打算过年后回乡祭祖、小住一段时日。

老族长把这个消息告知张大海后,还反复叮嘱他要好好的准备、准备,到时候带着妻儿前来给长辈问安。

那位长辈和已逝的张老爷子是堂兄弟,张大海兄弟得喊他一声“大堂叔”,到了张大郎兄弟这一代就隔得更远了。因此两房人彼此之间不大亲近,且因大堂叔一家早早的就离乡了、两家也因隔得远而很少来往。

隔得这般远的亲戚回乡祭祖,就算身份较为显贵、老族长也没必要特意把张大海叫去才是,毕竟那位堂叔自己那一支还有两个低一辈的侄子在,老族长找他们前去叮嘱才算是合情合理,毕竟他和张大海这支可是隔了好几层的亲戚。

吴氏一直觉得这件事有些古怪,尤其是老族长还仔细的询问了张大郎兄弟从泉州府归来的日子,于是吴氏随后便费了些心思、打探和那位长辈有关的事,一打探清楚就急忙忙的把张大海找来相商……

“孩子他爹,我听说那位过年后要从京城回乡的大堂叔,膝下的两个儿子竟前后得病相继去世,且两人都没留下半个血脉,让大堂叔和大堂婶娘眼下老来无依!”

张大海倒是头一回听说这件事,初始感到十分惊讶、并忍不住感叹了句:“说起来大堂叔他们那一支的人丁还真是不太兴旺,除了你刚刚说的那件事外,大堂叔唯一的兄弟也早早的就没了,不过二堂叔倒是留下了两儿一女。”

“是啊,可惜二堂叔留下的两个儿子,年纪比你还大个几岁,可膝下却只有闺女没有小子!要是他们一直没能得个小子,二堂叔那房人也就没了传宗接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