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时,李隆基瞬间就坐直了,喃喃道:“又出事了?不应该啊,这不是还没派常清差使么?莫非是兵部让他来的?”
“是军情?”李隆基想了想,问道,“国忠呢?怎么不先往国忠处去?”
太监道:“说是与大唐国运……息息相关。”
“这搞什么。”李隆基不耐烦地挥手,说,“告诉他,朕知道了。他什么时候来的?”
“昨夜二更时到山下,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太监答道。
杨玉环说道:“封将军腿脚不便,怎么是走上来的?陛下。”
李隆基无奈,裹上龙袍,披头散发朝寝殿外去。
侧殿内,封常清拄着拐,不住喘息,与一脸凝重的李隆基对视。
“别着急。”李隆基反而安慰道,“赐座,给封将军一口水喝,慢慢地说。”
封常清不住发抖,抬头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老了,平素虽养颜有道,但年过六旬之身,终究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老之态。封常清未及耳顺之年,看上去却还比李隆基老态了些。
“今日臣爬这骊山时……”封常清接过太监递来的布巾,擦了把汗,喘道,“不知为何,就想起陛下当年……当年英姿。”
“哪一年的英姿?”李隆基反而笑了起来。
封常清看着李隆基,说道:“唐隆元年,凌烟阁前会师的那一年。”
李隆基大清早起来,听封常清竟是与自己叙旧,当即啼笑皆非,但长期为帝的直觉亦告诉他,开口先叙旧的事,接下来定不简单。
“若不是你说,朕险些也忘了。”李隆基笑道,接过太监递来的参汤,喝了一口,说:“唔,给常清也端一碗去。”
那年李仙凫、葛福顺策反羽林军,诛杀欲仿效武曌而登基为帝的韦皇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在凌烟阁下会师,誓死捍卫李家天下,杀进宫廷,杀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诸人,夺回了李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