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以霜和刘统领的事情传出来的时候,皇帝蔺君淙正和陶嫔在一起用早膳。
陶嫔是将军陶志忠的妹妹。虽然一直不算太得宠,但蔺君淙一直没有冷了这边。
前一晚蔺君淙在陶嫔这里过了夜。陶嫔极其难得的留了他一整晚,心下甚喜。凑着蔺君淙还没有醒来,她让身边的人早早准备了丰盛的早膳,还特意给御膳房的人送了不少银子,让他们给添了三道蔺君淙喜欢吃惯了的菜式,以求皇上能在她这里多留一会儿,莫要早早地就走了。
蔺君淙醒来的时候,本不打算留下的。
不过陶嫔昨日里和他算是颇为和乐,且刚刚她报上的吃食大都是他喜欢的,又有几样他听着耳生似是没有用过,蔺君淙想了想,终究是答应留下来一起用早膳。
陶嫔大喜,赶紧让人将东西一一呈上来。
蔺君淙看着陶嫔对他这般小心翼翼地侍奉,心里颇为受用,就多问了两句那几样没听说过的吃食是怎么样的。
陶嫔详细地说了。
蔺君淙对那些愈发感兴趣起来。收拾停当后净了手,便打算好好品尝享用。
谁知这个时候两个宫女恰好从窗外经过。
两人的说话声不算太大。但因屋子里静寂一片,所以她们的说话声隐隐约约地从窗外传了过来。
模模糊糊中,可以依稀辩出其中有提到“兰嫔”。
兰嫔是皇上新近最为宠爱的妃嫔。听到旁人提到她,蔺君淙少不得要细辨下。可是宫人已经走远,已然听不到了。
越是听不到,蔺君淙越是想知道话语内容。
他侧首问陶嫔:“刚才你的人,说兰嫔什么?”
陶嫔哪里去听有关兰嫔的话了?
转念一想,陶嫔笑道:“许是管不住嘴巴,说起了兰嫔平日里苛待宫人之事吧。”
对方虽然比她入宫晚许多,就因为跳了个舞便得了皇上的青睐,陶嫔早已心生暗恨。正好皇上问起来,她就借机将兰嫔平日里不好的行止说了出来。
不过,蔺君淙对“苛待宫人”倒是没甚感觉。
在他看来,宫人伺候好主子是本分。做主子的,对他们苛责多些,也无伤大雅。只要别太过火弄出人命来就好。
况且兰嫔是他钟爱之人,即便弄出了人命,只要她能讨得他的欢心,也算不得大问题。
只是,蔺君淙还是对刚才宫人们的议论声十分在意。
因为他仿佛听到她们提到了旁的什么人。只是隐约间听不甚清。
蔺君淙深觉自己行事妥当,平日里对什么事情都十分谨慎,不漏掉分毫的蛛丝马迹。正因为自己的这个“长处”,方才能够一步步走到现在。
蔺君淙当即让人将那两名宫人唤回来,准备仔细询问究竟是何事情。
陶嫔看他搁下了筷子,有些忐忑,赶忙劝道:“她们不过是几句话罢了,许是随口提到。皇上又何必去深究。”
她这样随意懒散的性子让蔺君淙十分不快,挥手止了她后面的话语,静等宫人们的折返。
两个小宫女被带进屋里的时候,已经紧张得浑身发抖了。却还是硬撑着战战兢兢地和蔺君淙行了礼。
听到蔺君淙的问话后,宫女们吓得牙齿都发了颤。
她们知道自己不得说谎。
一旦被皇上发现说了谎,便是如以往的那些宫人们一般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
可是如果得罪了娘娘,顶多挨十几个板子就可以了。
即便陶嫔不住给她们使眼色,她们依然发着抖,将刚才议论的事情讲了出来。
“听说、听说兰嫔娘娘和刘统领关系甚好,甚至于、甚至于私下里去游园。”
“游园。”蔺君淙将这两个字在心里掂量了下,又念了出来,才问:“到底游的什么园?何时游的园?几时出去几时归的?”
“奴婢、奴婢们不知。”
“不知。”蔺君淙沉沉地笑了一声,“什么都不知,随口诽谤的时候倒是不遗余力。”
小宫女们吓得花容失色,不住磕头,“皇上圣明!这不是奴婢们随口瞎说的,而是有人亲眼看见的!”
“亲眼看见?何人所见?”
“听说、听说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
蔺君淙明显怔了下,问道:“是哪一个?”
小宫女们小心翼翼地讲了。
竟然是跟了皇后身边十几年的老嬷嬷。
皇后身边的嬷嬷看见,实际上就是说,很可能是皇后看到了。
而且皇后身边的嬷嬷,怎可能随意乱说话?
蔺君淙心里有了数,脸色瞬间黑沉如墨。
陶嫔看他脸色不对,心里愈发得意起来,颇有了点扬眉吐气的感觉。
——她虽进宫的时日长,但是一直未曾得到过皇上的独宠。
那兰嫔刚来就得了独宠不说,还得了特有的封号“兰”。这让陶嫔嫉恨不已。
陶嫔见状,在旁说道:“既
是游园,何须避着人去?竟然连皇上都瞒着,也不知两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她本是想借机踩一踩那兰嫔,灭了她的威风。
哪知道蔺君淙听闻后,勃然大怒,挥手拂去桌上所有器具。
在满屋的叮叮当当乱滚乱响破碎的声音中,他大跨着步子行了出去。
陶嫔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她怔愣了会儿,气极之下,挥手给那小宫女一人扇了两个耳光。对着满桌的菜肴,眼圈儿泛了红。
蔺君淙接连几日未曾去兰嫔那里。
宫里人人都在传,兰嫔失了圣宠。传到蔺君淙的耳中,蔺君淙不置可否,未曾替兰嫔说过只字片语。
他的态度坐实了传言的可靠性。
这消息便成了宫中人人都知晓的“秘密”。
不多久,就传出皇上最新的消息——据说他新近宠幸了入宫十几个月的一名宫女,那宫女极有才气,且相貌不俗。
这就不免让人想起另外一位“有才气且相貌不俗”的人来。
大家纷纷恭喜得宠新人的同时,免不了会笑一笑那失意了的旧人。
萧以霜又气又恨。
她也没料到,短短几日内皇帝就对她忽然地转变了态度。
她在宫中的根基不稳,平日里为人张扬,待底下人也并不和善,宫人鲜少有和她交心待她忠诚的,更遑论宫妃?
妃嫔们当真是一个愿意真心搭理她的都没有。
萧以霜问不出什么来,只能寻到了太后和皇后的跟前去。
谁料,却还是碰了钉子。
之前太后在宫中路口亲耳听闻了萧以霜和徐太妃的那些话后,就已经对萧以霜存了疑。而后细细打探,知晓了萧以霜曾经心仪端王之事。太后就歇了让萧以霜进太子府的想法。
至于皇后,她隐隐地听太后提点过,萧以霜或许不是合适人选。
皇后也遣了人去打探,却是听说萧以霜在外传的姚先生那些话。
姚先生是当今女鸿儒,才学极好。早在皇后当年就读于静雅艺苑的时候,姚先生就已经以才学闻名天下。
皇后一直十分佩服姚先生,根本不信姚先生是人品低劣之人。既是如此,又怎能容旁人这般诋毁她?
至此,皇后也绝了让萧以霜进太子府的想法。
之后才有了把太子妃的亲妹妹陆若婷纳入考虑的事情。
如果只有这些,倒也罢了。
问题是,之前萧以霜是以成为将来的太子妃而努力的,旁人或许不明,但是太后和皇后都心知肚明。
谁知,这边刚刚露出一点苗头,或许将来不会让她入主太子妃,一转眼,萧以霜就堂而皇之地去勾引皇上了。
任凭哪一个女人,都无法忍受差一点成为自己孙媳妇、儿媳妇的女子,转过头就去勾搭自己的儿子、丈夫。
太后和皇后算是彻底厌恶了萧以霜。
只不过皇帝宠着她,她们就都没有多说什么,任由她在那边继续做张做势,静等着看她到底能够猖狂多久。
谁知,不过短短这些时候,她就失了势。
太后和皇后暗笑之余,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再次帮助她。
如今萧以霜求到她们跟前,她们自然是不曾认真搭理过。
萧以霜这才惶恐到了极点。
她这边想要去寻刘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