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澄这一动,手上的笔便叫人瞧着很是眼花缭乱。
那考官瞥了一眼她卷子上的字迹,虽然说不是上十分有风骨,但遒劲有力,而且极其整齐,看起来倒也让人赏心悦目。
而且郝澄笔速之快,落笔之稳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考官盯着她这一处,旁的几个也看了过来。换个心理素质差些的,搞不好就要坐不住了。不过郝澄这会已经如同老僧如定,只顾着自己手上这一张纸了。
只片刻功夫,郝澄面上的白卷便迅速涂抹上大半的文字。她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很难会去注意周边的情况。
等到她一气呵成将自己论述的观点写完,这次长舒一口气,搁下手中的笔来。结果等她反应过来,却发现那些个考官都把视线凝聚在她身上,便是坐在上位的皇帝也饶有兴味的看了过来,把她吓了一大跳。
好在这个时候时间也到了,考官把试卷从诸位举子手中收走,便让这些考生站在殿堂中等候。
大概两百多名举子的考卷,当场先由当朝多位官员批阅,择取前二三十名,定为进士,这二三十名举子的试卷再送到皇帝的跟前,由皇帝来钦定前三甲。
郝澄坐在原地焦灼不安地等了整整一个时辰,考官们便将考卷的名字呈了上去。为了让金銮殿不那么拥挤,礼部的官员一个个念着中榜学生的名字,只有念到名字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郝澄和方余站在一处,一同紧张不安地看着那个出声的官员,负责念名字的不是旁人,正是先前和她有过照面的谢冰心。
对方念到还剩三张试卷的时候,还没有郝澄和方余的名字,虽然先前说过不要太大压力,下回还有机会,但这个时候,郝澄的心还是不自觉提到了嗓子眼。方余也同样如此,她的面色看似淡然,但手心的汗都滴落出来,把宽大的袖摆打湿了一部分。
谢冰心朝着她们两个站立的方向看了过来,念出倒数第三个举子的名字:“京城人士,谢明晨。”
她们两个身侧,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立马喜不自禁地向前两步,站在那些被留下来的举子的圈子里。
谢冰心念倒数第二个名字的时候,依旧看向郝澄和方余所在的方向,那薄薄的红唇一开一合,没什么感情波动地念道:“明州人士,方余。”
方余面上抑制不住笑意,郝澄也小声对她道贺:“恭喜。”
方余压低声音回了她一句:“你也可以的。”毕竟还有一个名额,说不定就是郝澄呢。
方余走了过去,谢冰心这次哪都没有看,只看那折子上的名字,念道最后一个举子的名字:“京城人士……”说道此处的时候,她特地拖长了音调,不是京城人士的人当即就沮丧着一张脸,是京城人士的,恨不得把那折子直接抢过来,自己看看到底是谁得了这最后的幸运。